县2017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情况
(二)积极推进村组改革
2010年7月,县委县府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全面实行了村组改革,通过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依法依章选举,建立健全机制等有力措施,精简和优化了村组干部队伍。截止今年六月底,全县非脱产村组干部总数由原来10390人减少到1498人,精简率为85.58%。村组干部大幅减少后,仅村组干部误工报酬一项全县可节约经费450万元左右。全县原有629个行政村,6707个村民小组,经过依法合村并组后,现有594个行政村、4719个村民小组,分别减少5.9%和29.6%。
(三)全面实施农村财务改革
全县30个乡镇全面推行了以管钱、管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财务“村帐乡代管”的管理体制改革。全县农村财务人员由原来的2400余人粗简为现在的600人,精简75%,年节约资金350万元,其中节约财务人员误工报酬100万元,节约各项非生产费用250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果。
(四)认真搞好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2010年10月,按照国务院、省、市有关政策精神,我县开展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改革前30个乡镇各有10个事业机构,改革后各乡镇仅设置了4个事业机构,精减比例为67%。改革前乡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455人,自收自支人员619人,共计1074人。改革后建立了“两个中心”,事业编制财政全拨人员仅234名 ,精减比例为48.6%。通过改革达到了精减机构,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目的,减轻了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增强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乡镇债务较重。2010年底,我县通过清理核实乡镇债务总额为2.45亿元,2010年、2010年我们按照“锁定旧债,控制新债,逐年化解”的原则,通过采取节支还债、收欠还债、核销还债、资产变现还债、审计减债、划转减债、两工款还债等7条化债途径,两年已化解乡镇债务1.3亿元,但余下的1.15亿元债务,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和暂停征收历欠的政策,而无资金来源,严重影响基层政府的运转。建议上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原来由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乡村油路等公益性事业建设形成的1.8亿元债务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或采取专项补助的形式,帮助乡镇化解不良债务,确保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
2、集体公益事业难办。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财政拨款仅够保证基层政府正常运转,致使学校排危、乡村道路维修、农田水利等集体公益事业的维修基本上无资金来源。
3、税费收缴难度加大。一是由于税改前一些村社欠部分农民的各种款项(如粮款、村社借款等),税改后村社没有资金还款,这部分农户便以农业税抵后,造成征税难;二是由于举家外出的农户较多,其承包土地的税费本身就无法征收,再加之由于税费改革前农民拖欠税费较多,按政策实行挂账处理,农户间就产生了攀比心理,“能拖则拖,拖到免征农业税则万事大吉”的思想在农村已有抬头,并呈蔓延之势,严重影响了当年及尾欠的农业税征收入库,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较大困难。
《[推荐]县2010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