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范文频道报告汇报计划规划人事局局长在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正文

人事局局长在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16 11:14: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计划规划   阅读:8679
概要:(三)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人才开发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人才数量的多少、学历职称的高低,而在于鼓励人才进行实践和创造。因此制定人才规划必须重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眼解决制约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要构建人才开放选拔机制,打破所有制、区域、身份限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逐步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外向型的人才继续教育格局;要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要大力创新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环境,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靠真心真情、真爱真用,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健全人才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实施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三、正确把握“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方法 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市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开发规划,对全市人才资源队伍
人事局局长在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签:规划局工作计划,水利规划计划,http://www.xuehuiba.com

(三)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人才开发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人才数量的多少、学历职称的高低,而在于鼓励人才进行实践和创造。因此制定人才规划必须重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眼解决制约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要构建人才开放选拔机制,打破所有制、区域、身份限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逐步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外向型的人才继续教育格局;要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要大力创新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环境,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靠真心真情、真爱真用,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健全人才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实施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三、正确把握“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方法

    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市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开发规划,对全市人才资源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都发挥了相应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十五”人才开发规划集中体现了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工作思路,还获得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如何在总结以往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将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工作方法问题提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制相结合

按照国家、省关于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下的临时性议事协调机构,由市人事局和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的领导同志分别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教育局、统战部、农工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科技局、科协等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人才规划开发科,成员由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有关同志组成。之所以要专门成立这么一个机构来牵头抓“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由“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很广、协调难度很大的特点决定的。“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今后几年我市人才开发全局,涉及到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单独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只有顾全大局,落实责任,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把人才规划编制好。因此,不管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还是今天参会的其他市级部门,都是“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单位,对《××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基础资料准备工作都责无旁贷,对我市人才开发事业都责无旁贷。希望不管是牵头部门还是配合部门,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好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人才规划相结合

我市正在制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发改委还确定了包括人才规划在内的十四个重点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要充分考虑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开发目标、措施与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相协调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人才开发事业,从而保障建立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队伍,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人才规划还应与其他专项规划相协调,研究如何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使人才开发更好地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解决当前人才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出发点。但是,规划不能仅仅局限在解决短期问题上,不能因为对短期问题的重视而忽视了对长期问题的战略性考虑。要从解决当前问题出发分析研究他们的变动趋势,从中提炼出长期性、全局性、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重点。

(三)转变观念与更新方法相结合

一是要改变党委、政府“包打天下”的思想方法。制定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推定规划实施的主体也是政府,但规划实施的主体本身却是各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编制人才规划属于政府职能范围,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主观能动性,而非计划性指令,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人才的配置已经是全社会的行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势不可挡。因此,在“十一五”人才规划中,要分清哪些是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哪些是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和落实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注重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和环境,充实履行公共职责和制度创新的内容。

二是要改变组织、人事部门“包办一切”的思想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的“十一五”人才规划,内在地要求以更高的开放性、更广阔的视野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度。因此,我们印发的《××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采取了人才工作部门与经济工作部门相结合、人才工作专业部门与人才工作综合部门相结合、党政部门与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前期研究和后期论证,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尽可能扩大社会参与面,使“十一五”人才规划具有较高的战略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三是要改变人才规划研究只注重定性分析的思想方法。局限于进行定性分析的人才开发规划在情况分析、目标确定、任务考核方面的科学性难免受到置疑,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自然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定量分析,在调查研究中用数字说话,合理运用各方面的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预测,把历史数据、即时数据用好、用活。我建议大家在改进人才统计体制以提高人才规划数据准确度、改进数据预测模型以提高人才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强化人才开发目标量化考核以提高人才规划实现度等方面多下功夫,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同志们,“十一五”人才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规划,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我市今后几年的人才开发事业有着重大影响。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集中智慧,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就一定能编制好我市“十一五”人才开发规划,为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有力的人才基础!

上一页  [1] [2] 


Tag:计划规划规划局工作计划,水利规划计划报告汇报 - 计划规划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