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范文频道报告汇报计划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规划» 正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规划

[10-16 11:14: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计划规划   阅读:8963
概要: 2.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农村上下水设施,90%以上的村屯和所有的建制镇道路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80%以上的村屯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绝大多数村屯和所有建制镇实现秸秆气化、沼气、煤层气、天然气、太阳光电能源、风能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普九”任务,“平安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基本原则。〖HT〗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加强规划指导,强化规划约束,在编制全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基础上,以区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屯整治规划。要从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规划,标签:规划局工作计划,水利规划计划,http://www.xuehuiba.com
               
            2.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农村上下水设施,90%以上的村屯和所有的建制镇道路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80%以上的村屯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全覆盖,绝大多数村屯和所有建制镇实现秸秆气化、沼气、煤层气、天然气、太阳光电能源、风能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普九”任务,“平安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基本原则。〖HT〗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加强规划指导,强化规划约束,在编制全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基础上,以区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屯整治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二是尊重民意,积极引导。各级政府都要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三是注重实效,先易后难。要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农村发展基础好的地方突破,从广大农民最为关心、最易接受的地方入手,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因势利导,逐步扩展延伸,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在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全面系统地加以推进。五是创新机制,市场运作。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别、性质和特点,积极创新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凡是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都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4.实施步骤。根据**农村实际,分三个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启动示范阶段(2010年—2006年)。在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在新民市和辽中、法库、康平县分别选取1个乡镇和2个村屯,在苏家屯、新城子区分别选取2个乡镇和4个村屯,在于洪、东陵区沿三环两侧和铁西区、浑南新区、棋盘山旅游开发区、辉山农业高新区内所有乡镇、村屯进行试点。二是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2010年)。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四个郊区50%、“一市三县”30%的村镇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三是攻坚发展阶段(2011年—2015年)。加快困难较大的偏远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个郊区80%、“一市三县”60%的村镇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三、发展壮大新产业
              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综合经济效益,确保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每年递增1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1.依托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集群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工业的扶持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乡村工业,培育壮大新兴工业,着力推进家庭工业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县区工业园区实力,围绕做大做强汽车配件、电力电器、有色金属、化工、鞋业、家具、木材加工等产业集群,着力引进项目、引进资金,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实现农村工业的大发展、快发展。东陵区重点发展鞋业、铝塑材产业集群;于洪区重点发展化工、家具、鞋业、食品产业集群;新城子区重点发展化工、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苏家屯区重点发展电力电器、钢管产业集群;新民市重点发展粗铜冶炼和以林浆纸为龙头的林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辽中县重点发展不锈钢、铸造生产加工产业集群;法库县重点发展陶瓷产业集群;康平县重点发展以坑口电厂、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产业集群和塑编产业集群。经过5年的努力,每个区、县(市)都要形成两个以上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使其成为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辉山农业高新区要依托体制机制优势,在发展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2.以富民经济小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继续加快富民经济小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良种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不断壮大粮食、蔬菜、林果、畜禽、乳品、水产养殖、花卉等产业规模,尤其要着力培育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以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和社会化服务,进而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经过5年的努力,农村各区、县(市)要培育形成2—3个农业支柱产业,建设1—2个现代农业园区;各乡镇要培育2—3个特色产业,建设1—2个农业科技园;各村要有1—2个特色产业,建设1个富民经济小区,最终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面积涵盖耕地总面积70%以上,80%以上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计划规划规划局工作计划,水利规划计划报告汇报 - 计划规划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