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07-27 13:46:3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组织人事 阅读:8146次
概要:3、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重振阜阳农村经济雄风。阜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阜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原则,更加积极地做好“三农”工作,把农业生产稳定下来,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实现阜阳的奋力崛起才有希望,构建“和谐阜阳”才有可能。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全面免征农业税,对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编制出涉农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精心组织好4月份的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宣传月活动,组织万名以上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让农民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按照市委、市政府
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标签:领导讲话稿范文,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http://www.xuehuiba.com
3、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重振阜阳农村经济雄风。阜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阜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原则,更加积极地做好“三农”工作,把农业生产稳定下来,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实现阜阳的奋力崛起才有希望,构建“和谐阜阳”才有可能。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全面免征农业税,对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编制出涉农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精心组织好4月份的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宣传月活动,组织万名以上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让农民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实施意见》的要求,围绕十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13”进位工程的实施,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空间;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在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地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字做文章,把数以百万计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因此,要把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大力推进“阳光工程”,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打造阜阳劳务的技能和形象品牌;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认真做好劳务输出的有关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探索劳务输出人员既离土又离乡的途径和政策,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进程。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阜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快速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节约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切实控制人口数量。阜阳是人口大市,如果人口出生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加大对环境、资源和就业的压力,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摊薄我市经济增长成果。人口问题对我们阜阳来说,已经成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全面贯彻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巩固“五项清理”的成果,抓紧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把人口数量控制下来,把人口素质提升上去。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www.xuehuiba.com 制,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以企业达标排放、沟河塘治理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做到治旧控新、监建并举,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绿地和景观规划,塑造阜阳滨水城市特色。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注重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推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投资。要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做好构建“和谐阜阳”的各项工作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对我们阜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讲,既要解决好发展不快、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阜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通过构建“和谐阜阳”,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促进阜阳的加快发展、奋力崛起。
1、要把团结的旗帜举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阜阳。构建“和谐阜阳”,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充分地发动起来,让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更好地发挥出来,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这是构建“和谐阜阳”的重要保证。
2、要把文明的旋律唱响,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阜阳。文明的形象、诚信的环境、友爱的氛围,是构建“和谐阜阳”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推进阜阳奋力崛起的关键所在。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阜阳的形象,多说有利于阜阳的话,多做有利于阜阳的事。今年把违章建筑拆除难、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作为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既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考虑,也有塑造阜阳崭新形象的考虑。我们既要下大的决心,也要有强力的措施,还要借助媒体力量,营造强大声势,以此正风气、树形象、促和谐。
3、要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阜阳。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阜阳”的题中之义。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基本着眼点。 二是要把依法治理作为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阜阳”的重要环节 。三是要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面。“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因此,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的三句话要求,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带领全市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奋力崛起而努力工作。
3、坚持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重振阜阳农村经济雄风。阜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阜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强化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原则,更加积极地做好“三农”工作,把农业生产稳定下来,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实现阜阳的奋力崛起才有希望,构建“和谐阜阳”才有可能。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去年以来,中央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全面免征农业税,对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编制出涉农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精心组织好4月份的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宣传月活动,组织万名以上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让农民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实施意见》的要求,围绕十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13”进位工程的实施,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空间;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标准化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在阜阳这样一个农业、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地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字做文章,把数以百万计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数以百万计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因此,要把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大力推进“阳光工程”,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打造阜阳劳务的技能和形象品牌;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认真做好劳务输出的有关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探索劳务输出人员既离土又离乡的途径和政策,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进程。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阜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快速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节约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切实控制人口数量。阜阳是人口大市,如果人口出生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加大对环境、资源和就业的压力,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摊薄我市经济增长成果。人口问题对我们阜阳来说,已经成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全面贯彻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巩固“五项清理”的成果,抓紧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把人口数量控制下来,把人口素质提升上去。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健全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www.xuehuiba.com 制,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以企业达标排放、沟河塘治理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做到治旧控新、监建并举,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污染,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绿地和景观规划,塑造阜阳滨水城市特色。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注重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推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投资。要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努力做好构建“和谐阜阳”的各项工作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对我们阜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讲,既要解决好发展不快、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的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阜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通过构建“和谐阜阳”,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促进阜阳的加快发展、奋力崛起。
1、要把团结的旗帜举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阜阳。构建“和谐阜阳”,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充分地发动起来,让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更好地发挥出来,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这是构建“和谐阜阳”的重要保证。
2、要把文明的旋律唱响,着力构建诚信友爱的阜阳。文明的形象、诚信的环境、友爱的氛围,是构建“和谐阜阳”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推进阜阳奋力崛起的关键所在。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阜阳的形象,多说有利于阜阳的话,多做有利于阜阳的事。今年把违章建筑拆除难、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作为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既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考虑,也有塑造阜阳崭新形象的考虑。我们既要下大的决心,也要有强力的措施,还要借助媒体力量,营造强大声势,以此正风气、树形象、促和谐。
3、要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阜阳。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阜阳”的题中之义。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基本着眼点。 二是要把依法治理作为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阜阳”的重要环节 。三是要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面。“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 。因此,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的三句话要求,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带领全市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奋力崛起而努力工作。
Tag:组织人事,领导讲话稿范文,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 - 组织人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