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教育三干会上的讲话
(五)校点分散,一师一校校点太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教学方法老化问题仍然存在,难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
五、今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由分散办学向相对集中,规模化办学转化。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由单一文化知识的传授向综合性转化;培养实用性人才向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转化等。
(三)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化。
(四)由齐步走、一刀切向因人施教转化,改变学生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状况,使肚子大的能吃饱,腿长的能快跑。
(五)由培养大众型向培养个性化、特长化人才转化。注重对实用型、技艺型、学科型、组织管理型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加以引导,发挥他们的特长。
(六)对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将有更高的要求。
1.要逐步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
2.教师在学科上既要精,又要广(知识面广),要努力成为多面手。
3.要逐步实行几证换一证(用普通话合格证、微机操作合作证、基础外语合格证换教师上岗证)。
4.要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汉语教学和外语教育并举,用外语教其他科目)。
六、要始终抓好以下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一)抓投入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中央、省州的投入;按时按量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抓好城镇教育费附加的征收;争取社会各界和挂钩帮扶单位、地区的投入和捐赠
www.xuehuiba.com 。(二)抓管理
抓好管理工作,营造良好学风、教风、校风,净化育人环境,同时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要使管理规范化,上档次,上水平,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三)抓改革
1.推行教师竞争上岗和岗上竞争,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争取,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危机感,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特长,做到不错位,各得其所。要逐步创造条件,实行全县中小学校教师大流动。
2.合理调整校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重组。校点分散、办学条件差,教育资源使用不合理,规模小,效益低,教学质量不高,是我县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要继续以调整校点为突破口,合理布局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收缩校点,提高办学效益。要根据“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宗旨,以集中办学为方向,需增则增,宜并则并”的原则,对小学校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调减的重点是一师一校办学点和规模过小的村级中心完小,一个乡最多办好两到三所完全小学,玉屏镇最好能集中办好半坡小学一个完小。各乡镇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要通过校点调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在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好生源调查,一次性规划好学校建筑面积,规划好校园环境设施建设,作好可持续发展和校园绿化美化规划。校点调整中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转变教育理念,改请教师进村为送学生出村,这是对社会也是对自己对子女负责的重要举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