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437次
概要:(二)自主探究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学习收获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学生的质疑处可能是:(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像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四)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五)总结、扩展1.指名朗读三首诗。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3.谈谈自己的收获。4.课下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六)布置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标签: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二)自主探究
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
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
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学习收获
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的质疑处可能是:
(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
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
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像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
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四)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1.指名朗读三首诗。
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
3.谈谈自己的收获。
4.课下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
(六)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5个生字。
www.xuehuiba.com
2.将三首诗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3.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
4.把《游园不值》改编成一个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Tag: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丰碑5
- · 小学语文第十册
- ·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 挑山工 (第2课时)
- · 蟋蟀的住宅
- ·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 鸬鹚
- · 火烧云
- · 鱼游到了纸上
推荐热门
- · 《小镇的早晨》
- · 火烧云
-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 ·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 ·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 · 小学语文 五年级 晏子使楚 教学设计示例
- · 《写启事》教学设计之一
- · 赵州桥
-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