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大赛(3)
1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句子是( )。
A.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B.我经常,天天吃新鲜的蔬菜。
C.只要我军走在前面:就能取得胜利。
20、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
www.xuehuiba.com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A.拟人 B.比喻 C.拟人、比喻
21、下面词语中全是表示动作的一组是( )。
A.动弹 冲积 吃惊 折磨 接受
B.安慰 挣扎 温和 灵活 运动
C.挖掘 发挥 发掘 发展 发扬
22、下面的比喻句,用什么比喻什么,正确的答案是( )。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A.用“红灯笼”比喻“大柿子” B.用“大柿子”比喻“红灯笼”
C.用“许多”比喻“一个一个”
23、下面的缩句,最简练的是( )。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山色。
A.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山色。 B.湖面上倒映着山色 C.倒映着山色。
24、判断下面句子,正确的一组是( )。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25、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朴素的——衣着 B.明亮的——教室
C.敏捷的——思维 D.坚强的——目光
26、下面的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褒义词:舍己为人 朝气蓬勃 斗志昂扬
B.贬义词:盛气凌人 阴谋诡计 滥竽充数
C.中性词:夸夸其谈 如饥似渴 乱七八糟
27、这句话,应该正确理解为( )。
他们好像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吮吸着需要的营养。
A.他们读书时很高兴,好像在大海里游泳那样快活。
B.他们从书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好像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游泳。
28、读句子,不是比喻的一组是( )。
A.红叶似火
B.长江防护林就像一道翠绿的屏障。
C.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9、下面句子中合适的解释是( )。
他们清晨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反映他们走路的速度快
B.说明他们离会场越来越近
C.表达了人们迫切的心情。
30、下面反义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轻松——沉重 B.正确——错误 C.抽象——具体
D.批评——表扬 E.拥护——同意 F.冷淡——热情
31、下面近义词中,不确切的一组是( )。
A.表明——表白 B.争辩——争论
C.刚强——坚强 D.思考——考虑
32、下面的词语在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和动作时,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穿着破烂 肩膀宽阔 穿着红上衣 皮肤黝黑(外貌)
B.微微张开嘴唇 凝视的目光 没精打采的目光 漠然地望着 步履艰难(神态)
C.试汗珠 迈着沉重的步子 使着蛮劲拚命地拉着纤绳(动作)
33、用关联词连接分句,下面句子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中国人民下定决心”“修好京张铁路”
A.只要中国人民下定决心,就能修好京张铁路。
B.如果中国人民下定决心,也能修好京张铁路。
C.只有中国人民下定决心,才能修好京张铁路。
34、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入( )。
儿童文学选 这本书里有一首诗 名叫 时光老人的礼物 诗里写道 365天 谁也不多 谁也不少 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把时间安排得最好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35、读一读,想一想,下面一段话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的一组是( )。
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向全世界说,好像我的声音全世界都能听到似的:“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工作着。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A.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B.作者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工作多么劳苦,生活多么简朴。
C.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工作如此劳苦、生活如此简朴的总理而感到无比自豪。
36、改写下面的句子,原意不变的一组是( )。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A.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B.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它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 · 詹天佑
- ·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 · 草船借箭3
- · 草船借箭 2
- · 草船借箭 1
- · 古诗两首 2
- · 古诗两首 1
- · 咏 梅 2
- · 鸟的天堂 3
- · 六年制小学毕业语文自测题
- · 詹天佑 1
-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关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人物的引出
- · 结课设计一 二 三
- · 11 将相和参考教案二
- · 11 草船借箭
- · 夜莺的歌声
- · 24* 向命运挑战
- · 《我盼春天的荠菜》浙教版
- ·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网友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