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三» 正文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三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九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946
概要:以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为依据,就可以确定段的类型。第1段是以叙述为主的叙述段,显示少年时代“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我”和闰土的交往过程。第2段是以描写为主的描写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中年闰土的肖像。第3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段议论以再现少年时“神异的图画”为新生活的象征,以路为比喻,用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态度。四、小结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布置作业1.作“练习六”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2.作“练习八”把《可爱的故乡》与《故乡》进行比较,可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三,标签: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以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为依据,就可以确定段的类型。

  第1段是以叙述为主的叙述段,显示少年时代“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我”和闰土的交往过程。

  第2段是以描写为主的描写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第3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段议论以再现少年时“神异的图画”为新生活的象征,以路为比喻,用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态度。

  四、小结

  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

  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

  布置作业

  1.作“练习六”

  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

  2.作“练习八”

  把《可爱的故乡》与《故乡》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它们在所写的内容,采用的体裁,写作的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运用的写作方法上都不同。

教案点评: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

  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②小说是怎样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为什么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采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4.课时安排:两课时。

上一页  [1] [2] [3] 


Tag:九年级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三》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