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孔子世家» 正文

孔子世家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836
概要: ②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③由是为司空 乎: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 2. 本段内容: 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 四.小结 五.作业: 预习3-5段,疏通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第二部分(3-5段): 1.文意的了解与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适 窃 通 鼓 益 www.xuehuiba.com 数 有间 志 为人 远志 望羊 几 辟 2.文章内容的理解: 思考: (1)“孔子自周反于鲁”,为何“弟子稍益进焉”? (2)读了这三节文字,你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3. 小结: 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
孔子世家,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②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③由是为司空
    乎: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
    2.              本段内容:
    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
    四.小结
    五.作业:
    预习3-5段,疏通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文本第二部分(3-5段):
    1.文意的了解与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适         窃       通        鼓         益       

www.xuehuiba.com


    有间       志       为人      远志       望羊
    几         辟
    2.文章内容的理解:
    思考:
    (1)“孔子自周反于鲁”,为何“弟子稍益进焉”?
    (2)读了这三节文字,你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3.              小结:
    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 
    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 
    “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以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来衬托孔子的行为和品质。 
    4.相关链接
    柔   者  长  存
    老子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孔子去看老子。
    老子说,仲尼,你是我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学生。
    孔子说,老子,你是我所有老师中最优秀的老师。
    老子说,我对你还有些放心不下,还有句话想对你说,但是,你看,我的牙齿都已经掉光了。 
    孔子看了下老子的口腔,说,老子,你的牙齿虽然掉光了,但是你的舌头还在啊,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
    老子沉默了一会儿,说,难道你现在还不知道我想说什吗?
    孔子想了想,说,我知道了:舌与牙,刚者易逝,柔者长存。 
    二.研读文本第三部分(6—11段):
    1.文意的了解与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2.文章内容的理解:
    思考:①“子路愠”“子贡色作”反映了什么问题?孔子的表现和回答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②孔子为何要问子路与子贡同样的问题?对于他们的回答孔子为何要予以批评?
    ③颜回的回答为何令老师特别欣慰?
    3.小结:
    孔子被困陈蔡之间: 
    (1)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导师风范 
    ①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路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路质疑孔子之道的内涵,这是对孔子之道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

www.xuehuiba.com

孔子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的事实从反面提醒子路思考——仁与智的有与否并不是“吾道”是与非、穷与达的要害。 
    ②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子贡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子贡从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为世所用的角度出发,暗示孔子之道不切实际,这是对孔子之道的实用性表示了怀疑,孔子对他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告诫子贡——应当多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就会犯眼光短浅的错误,最终会丧失了自己的“道”。 
    ③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 
    颜回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颜回笃信孔子之道,认为“天下莫能容”恰恰证明孔子之道的先进性和正确性,而且道之“穷”正好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能坚守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真君子,孔子对他这种审时知世而又坚守其道、“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和品质人格十分欣赏,不仅表示赞同,而且感到欣慰,在谈话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2)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困于陈蔡之间,情况险急,身边的弟子们了都病饿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致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也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4.相关链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孔子世家2
《孔子世家》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