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正文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606
概要: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介词,带有自己的宾语“是”,可以译为“因为”) 以一服八/(介词,用) 【诸】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于”或“之乎”的音义合词) 4、课后练习解析 一、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熟读或背诵课文,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唯一一个的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四篇课文,因而也带有一定的复习性质。参考答案:1/“卒”通“猝”,突然。2/“由”通“犹”,犹如,好象。3/“或”通“惑”,迷惑。4/“说”通“悦”,喜悦,高兴。5/“盖”通“盍”,何不。6/“田”通“畋”,打猎。 三、文言翻译,既可以检查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又可以养成动笔的好习惯,而且,这里的题目还具有单元复习的特点。 1/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 2/其中一个人聚精会神,一心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3/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它(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呢。 4/这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介词,带有自己的宾语“是”,可以译为“因为”)

 以一服八/(介词,用)

【诸】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于”或“之乎”的音义合词)

4、课后练习解析

一、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熟读或背诵课文,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唯一一个的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四篇课文,因而也带有一定的复习性质。参考答案:1/“卒”通“猝”,突然。2/“由”通“犹”,犹如,好象。3/“或”通“惑”,迷惑。4/“说”通“悦”,喜悦,高兴。5/“盖”通“盍”,何不。6/“田”通“畋”,打猎。

三、文言翻译,既可以检查对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又可以养成动笔的好习惯,而且,这里的题目还具有单元复习的特点。

1/如果有不嗜好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盼着他来。

2/其中一个人聚精会神,一心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3/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它(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呢。

4/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都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究礼义呢?

5/我并不是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流行)乐曲罢了。

6/我们的大王大概很健康吧,(不然),怎么能够击鼓奏乐呢?

四、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和常用成语加以整理,并注意这些名言警句的形式、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以加深记忆,积累词汇。例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君子远庖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察秋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与民同乐——油然作云——沛然作雨——水之就下——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心有旁骛)——引领而望(引颈而望)——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曝十寒)。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14蜀 道 难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