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例
生8:我想做许多蝴蝶,我今天带了彩纸,我想用彩纸剪蝴蝶,一会就能剪好多只蝴蝶。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动起手来吧!(播放背景音乐:《春野》)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手中的作品,现在就让我们来装扮春天吧!
师:大柳树已经迎来了它的春天,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谁也要飞过来啦?粘贴小鸟。草地上的花儿怎么样了?冬眠的小动物们也快来吧!(往展板上粘贴作品)
师:看到我们亲自 www.xuehuiba.com
装扮出的春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春天真美呀!
生2:开始我觉得上面的东西太少了,也不好看,后来,大家的都贴了上去,我就觉得特别的好看。
生3: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4:集体的力量真大呀!
师:是呀,集体的力量真大呀!转眼之间就把春天装扮出来了。看!我们自己装扮的春天多美呀!那么在这个春天里,什么是最吸引你的,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那个放风筝的小女孩,她的小裙子特别好看。
生2:我觉得那朵小花和那只蝴蝶最吸引我,因为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真好看。
师:这是谁做的呀?你来告诉他,小花和蝴蝶是用什么做的好吗?
生3:这是我用铅笔屑做的,就是用转笔刀把铅笔屑削出来粘的。
生3:老师,我最喜欢那只小鸭子,它身上还有一只小蝴蝶呐。
生4:我喜欢那棵大柳树,有了它,许多小鸟就有了家。
师: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说的多好呀!春天来了,大柳树又长出新的枝桠,让小鸟们有了安家的地方,那我们小朋友可以为大柳树和小鸟们做些什么?
生1:我们要爱护小鸟,不捕它们。
生2:我们要保护森林,让更多小鸟又自己的家。
师:是呀!我们要保护森林,爱护小鸟。我们不仅要做个细心人,细心的去发现美,而且我们要满怀爱心,爱护这些美丽。做一个真正的美的小使者。
师:(播放课件:春天的图片及背景音乐)最后老师有一首春天的诗要送给大家。诗的名字叫《春天的手》“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 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 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新生小鸟的欢叫。春天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健壮。拉着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
六、教学反思:
艺术教育的作用,就是唤醒本来沉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感,使他们活跃起来,在积极的情绪中尽情欢乐;通过创造和欣赏美好的事物及艺术作品,使学生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然后转化和提升为美的感受。而《艺术》是一门美育性质的综合艺术学科,须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消息,拓展他们的视野,将计算机引入艺术课堂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中,要把握这一主线,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着眼于艺术感悟,运用大量可使其听得见、看得见的媒体及以儿童的视角设计灵活多变的艺术群体活动,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强调过程与参与。
在备课阶段我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软件。如:动画歌曲《春天在哪里》。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和清新的画面,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春的气氛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春天的美好风光,伴随着优美旋律的幻灯片《美丽的春之旅》。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在一幅幅美丽的春的景色中,让学生最直观的去体会春天的美丽与勃勃生机,培养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设计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寻找春天、感悟春天、装扮春天等艺术活动循序渐进、层层展开,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春天,引发学生对春天美好的向往。让他们将自己捕捉到的春天的气息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我喜欢那棵大柳树,有了它,许多小鸟就有了家。” 、“我们要爱护小鸟,不捕它们。”、“我们要保护森林,让更多小鸟又自己的家。”……有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太多的言语说教,带给我们更多感动的往往是孩子,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优势教育观认为:“每个人都有发展上的优势,并具有表现与扩张这种优势的欲望与需要。”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诱导这种优势。根据学生的自主优势,积极创设条件和环境,加强诱导和激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每个具体环节中,引导对学生艺术产生出点滴火花。如:在装扮春天这一环节“暖暖的太阳出来了,它告诉我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在春天里我想做株小草,努力的拱出地面,尽情的享受阳光,为大地带来一片绿色!我就用彩纸剪出小草吧。(用绿色彩纸剪出小草,贴在展板上)”教师的表演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氛围,这样学生在回答后面的问题时可以自由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进一步去感受春天带来的美好;示范也提供了一种表现方式,使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不至于在后面的环节无从下手。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课堂评价方面,尽管老师想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来提高学生艺术学习的能力,但由于老师的疏忽,没有充分让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使评价的促进、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自觉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