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经济师纪念建国60周年沧桑巨变感想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解放60周年,在省直机关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和省情教育活动,6月26日,根据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省直机关工委在**会议中心举行报告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农牧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统计局等单位领导作专题报告,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解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和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现将报告予以摘登,敬请关注。
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解放60周年,也是我们落实“十一五”规划,实现国民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关键之年。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委要求,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要深刻认识在机关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唱响“五好”主旋律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这是最为雄浑激荡的爱国主义伟大乐章;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和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回顾**解放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是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省直机关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意识,大力弘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争做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坚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在机关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ai国主义教育活动,要突出思想内涵,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深化和拓展思想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这一主题,坚持把思想教育贯穿始终,围绕六个方面抓好思想教育,即:深入开展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重大历史意义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开展省情教育,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理解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增强发展信心。
三、要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省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要立足自身实际,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和“回头看”工作、“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和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联系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组织生活;组织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报告会、知识竞赛、图片摄影展、文艺汇演、学习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等多种活动。要努力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党员干部职工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力求取得良好效果。(作者: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梁建军)
农牧业:历史性巨变
农牧业基础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已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0.08万栋,围栏草场面积9789万亩,建成畜用暖棚2.5万栋。建成农村沼气池10万户,55万多农民收益。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五”期间,全省投入农牧业基本建设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累计达到60多亿元,比“九五”投资增长了67.98%。
2010年,全省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48.56万千瓦,各种农用拖拉机24.84万台,比1980年分别增长4倍、11.2倍,农用运输车发展到27996辆。退牧还草、天然草地保护与治理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