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语文免费教学案-散文诗两篇» 正文

语文免费教学案-散文诗两篇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197
概要:②《记忆》第14段中的“记忆究竟是什么?”与下面的15、16、17三段,不应该由同一个人读。第14段中的这句话是问,后面的三段是答。我认为在这里一个人提出问题,另一个来回答,比自问自答要好。③《门槛》第四段的“啊”字,我认为应读得短促,而且音调应有所上扬,带有一种吃惊的语气,表现出“问者”对突然出现的这个敢于反抗社会的姑娘的惊讶和不解。④“我也准备去犯罪”这一句的诵读要充分考虑语境及文章的象征意义。从语境看,前一句是“姑娘埋下了头……”,可见她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有些无可奈何,所以“犯罪”两个字应放缓节奏,减弱语气。但从整篇文章的内涵来说,“姑娘”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当然也会不惜去“犯罪”。“姑娘”回答的语气应平静而坚定,充满一种义无反顾的无畏之情。⑤我认为在读“我也准备去犯罪”一句时,前面的“我”字应用比较低的声音读,尾音应拖得长一些,来表现出她的犹豫,因为前一句是“姑娘埋下了头……”,她是有一点犹豫的,尾音拖长可表现其思考的过程。她在经过一番犹豫和思考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沿着自己所选定的路走
语文免费教学案-散文诗两篇,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②《记忆》第14段中的“记忆究竟是什么?”与下面的15、16、17三段,不应该由同一个人读。第14段中的这句话是问,后面的三段是答。我认为在这里一个人提出问题,另一个来回答,比自问自答要好。

  ③《门槛》第四段的“啊”字,我认为应读得短促,而且音调应有所上扬,带有一种吃惊的语气,表现出“问者”对突然出现的这个敢于反抗社会的姑娘的惊讶和不解。

  ④“我也准备去犯罪”这一句的诵读要充分考虑语境及文章的象征意义。从语境看,前一句是“姑娘埋下了头……”,可见她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有些无可奈何,所以“犯罪”两个字应放缓节奏,减弱语气。但从整篇文章的内涵来说,“姑娘”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当然也会不惜去“犯罪”。“姑娘”回答的语气应平静而坚定,充满一种义无反顾的无畏之情。

  ⑤我认为在读“我也准备去犯罪”一句时,前面的“我”字应用比较低的声音读,尾音应拖得长一些,来表现出她的犹豫,因为前一句是“姑娘埋下了头……”,她是有一点犹豫的,尾音拖长可表现其思考的过程。她在经过一番犹豫和思考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要沿着自己所选定的路走下去,因此,后面“也准备去犯罪”要用  坚定的语气来读,重点突出“也”字,“

www.xuehuiba.com

犯罪”两字要咬得重一些。

  前两位同学从分析文章内容关联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诵读认识,后三位同学则能结合人物的性格心理等对诵读语气(包括重音、尾音)、节奏等做出推断,而且都很有道理。

  二、分析品味

  主要有三步:

  l.教师设计分析品味方案。根据文章特点及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练习指导学生分析体悟:

  (1)给《记忆》改一个标题。

  (2)在“门槛”前加上适当定语。(定语个数不限,词或短语皆可)

  (3)在“一位( )俄罗斯的姑娘”的括号中填加适当定语。(要求同上)

  2.学生课堂品味分析

  (1)学生再读课文,自我思考、自由讨论以上练习。

  (2)指导学生形成书面答案。

  (3)班内讨论交流个人见解,利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答案,学生说明作答理由。

  (4)指导学生讨论筛选最佳解答方案,给予适当鼓励。

  (5)要求学生课余书面整理课堂发言(包括未能发言的同学),以适当方式再做交流。

  3.引申总结学习要点。在讨论以上练习的基础上,笔者就以下三方面内容做了学习总结:

  (1)“记忆”的内涵是什么?

  (2)“门槛”象征着什么?

  (3)这位“俄罗斯的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研究性学习对“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能是灌输者、说教者、支配者,其作用在于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有效学习。笔者设计如此品评方案的目的即是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更好的“切入点”,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形成个人见解,然后通过交流,了解他人观点,共同提高。

  下面是学生的部分自学成果:

  练习一:

  ①岁月留下的痕迹:岁月留下了痕迹,不同的人和事,有的该记住,有的该忘却;不同品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从而产生了“庸人、叛徒、懦夫、智者、勇士”。

  ②涂抹生命的色彩:文章漫谈“记忆”,赋予“记忆”以社会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是社会中各种人物的生命价值的折射,如“庸人”“叛徒”“蠢货”等,他们为自己的生命涂抹的色彩是黯淡的,而“智者”的生命色彩却是灿烂的,给人留下的记忆是永恒的。

  ③人性:综观全文,作者无疑是对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的人类品性作出了深刻剖析。文章的第二部分开始说“关于记忆,究竟该怎样描述”,就运用对比的写法说明“记忆”的不同作用,紧接着通过“两个听来的传说”,更加形象地解剖了人类的不同品性,最后一部分又进一步指出人类品性的评价标准。所以我觉得“人性”是此文的线索,可做标题。

  练习二:

  ①通向另一世界的门槛:生与死,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喧闹与孤独,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门槛”就是一个分界点,跨过去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虽然这一世界开始将是苦的。

  ②痛苦与幸福的门槛:走过这个“门槛”,就意味着“姑娘”参加革命了,这会给她带来痛苦,但这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③命运的门槛:这个俄罗斯姑娘在“门槛”外和跨进“门槛”后,面对的是不同的人生。在“门槛”外她仍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而跨进“门槛”后她将肩负重担,支配她的将是她的信仰。

  练习三:

  ①一位(为信仰而奋斗的)俄罗斯的姑娘: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由此可以看出,跨进那道“门槛”去从事另一种“工作”是姑娘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她可以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而不退缩,甚至于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这位俄罗斯姑娘是一位勇于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的人。

  ②一位(严肃的)俄罗斯的姑娘:“严肃”一词较含蓄,与本文风格一致;“严肃”也表明姑娘的内心是庄重的。

  ③一位(外柔内刚的)俄罗斯的姑娘:“高高的门槛”“门里一片阴森黑暗”反衬出“姑娘”的娇小柔弱,“姑娘”对“问者”的回答却显示出她的坚强、自主、刚毅。

www.xuehuiba.com

  三、鉴赏评价

  指导学生就两篇散文诗的一篇中认为最突出的一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若能放在课下,字数也可适当增加)。可在课堂交流,也可选出优秀作品打印后交流,教师再借此点拨总结散文诗的特点及象征手法的运用等。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