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免费教学案-《信陵君窃符救赵》免费教学案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366次
概要:第三教时教学要点总结课文,完成课后练习。教学内容与步骤1 检查复习:用故事形式讲述信陵君自迎侯生的片段。提示:学生讲故事时,一要注意情节的完整,二要有角色的语言,形象、生动。讲评时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评述。2 提问: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明确:文章第一、二部分为第三部分窃符救赵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交结侯嬴”的结果。窃救符赵过程,是全文的主体。从情节看,第5自然段秦兵围邯郸是情节的发生;第6—8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第9—11自然段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12自然段是尾声。3 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请学生分析信陵君和侯生的各自言行,说说两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答案参见“教参”179页)。4 本文作者对“仁而下士”“义勇精神”是持赞扬态度的,我们对此如何评价?略。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仁而下士”“义勇精神”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从目的不同去认识其作用。练习:1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2 将“自迎侯生”“窃符救赵”或其他片段改编成课本
语文免费教学案-《信陵君窃符救赵》免费教学案,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总结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内容与步骤
1 检查复习:
用故事形式讲述信陵君自迎侯生的片段。提示:学生讲故事时,一要注意情节的完整,二要有角色的语言,形象、生动。讲评时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评述。
2 提问: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明确:文章第一、二部分为第三部分窃符救赵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交结侯嬴”的结果。窃救符赵过程,是全文的主体。从情节看,第5自然段秦兵围邯郸是情节的发生;第6—8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第9—11自然段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12自然段是尾声。
3 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请学生分析信陵君和侯生的各自言行,说说两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答案参见“教参”179页)。
4 本文作者对“仁而下士”“义勇精神”是持赞扬态度的,我们对此如何评价?
略。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仁而下士”“义勇精神”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从目的不同去认识其作用。
练习:
1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 将“自迎侯生”“窃符救赵”或其他片段改编成课本剧。(教师可给学生作一些改编工作的指导)在课余时间排练,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附〕 板书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及“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铺垫)
公子(位显达贵) 侯生(位卑贫寒)
虚左、执辔 坐上、不让
引车、色和 入市 访友
色终不变 与客久谈
引为上坐、为寿 坐上坐
第三部分:信陵君窃符救赵。
椎杀晋鄙──情节高潮
信陵君却秦救赵——情节结局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祭十二郎文》赏析
- · 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 · 内蒙访古分析
- · 文学和出汗
- · 威尼斯2
- · 荆轲刺秦王
- · 杂文四则免费教学案
- · 荆轲刺秦王免费教学案
- · 神奇的极光 免费教学案
- · 香菱学诗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