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汉堡港的变奏
www.xuehuiba.com
柯岩把汉堡港的正常活动比作一支乐曲,这支乐曲是惊涛骇浪和台风都改变不了的,但是以贝汉廷为首的汉川号的到来,一下子就改变了这个古老港口的节奏,写出了贝汉廷的气魄。
课文分析:
一、写汉堡港变奏前的节奏特点和变奏时的骚动情景引出汉川号。(文章的起
始,故事的引子)(1--7)
文章是怎样写汉堡港的变奏? 为什么说这种节奏是“任何风浪也改变不了”的?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文章首先勾勒汉堡港的特点: 美丽、忙碌、稳重。在这个背景下着意描写汉堡港的节奏: “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寓丰富于单纯,多变化而又精密。”这种节奏不是一朝一夕、三年五载形成的,而是一百多年生活习惯的自然结晶,因此它是“任何风浪也改变不了”的。作者如此强调汉堡港节奏的历史性、稳定性,目的是反衬汉川号及贝汉廷船长改变这种节奏多么不容易,多么不平凡! 人们读到这里,自然很关切: 汉川号及贝汉廷船长是怎么改变节奏的呢? 他们的神奇和奥秘在哪里? 一种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心情油然而生。这种映衬写法比正面说汉川号如何了不起更有吸引力,更耐人寻味。这正是本文开头激起的兴趣和效果。
文章紧接着描写了汉堡港变奏时的骚动情景,这个场面描写和气氛的渲染为下文写汉川号作了很好的烘托。汉川号也正是在这种激动、欢快的浓烈气氛中被引“出场”的,继而,文章便转到对引起汉堡港变奏的汉川号的回忆和记叙上来了。
二、写引起汉堡港变奏中的几个主要事件。(文章的主体,故事的经过)(从“故事却要从三月说起。”到“为我们祖国争得了荣誉。”)
1、接货(事件之一)(从“故事却要从三月说起。”到“这盘特殊的‘棋’奕了几百次”)
贝汉廷向港口代理提供配载图,介绍配载方案,使得轻视中国人的港口代理“被科学说服了”,他不得不“转变”态度。通过这一场特殊的争论,汉川号才争得装载贵重的成套设备的任务。
代理不让汉川号装运成套设备的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看了配载图以后他改变了想法?
理由: 一是这套设备很“贵重”,怕汉川号万一“损坏”或“漏运”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二是这套设备“极不规则”很多都是超长、超高、超重件;三是“惯例”,贵重的成套设备都是交给工效最高的德国船运的。一句话,代理不相信中国人能运这套设备。这也不难理解,经过十年动乱,中国人的形象被扭曲,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议论。但是,当代理看了汉川号的配载图,他被说服了,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一张图纸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原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配载图,这是船长、政委、大副和船上所有技术力量二十七个不眠之夜的结晶: 货物“一件件”量过,经过“反复”的核算和排列,求出了“最合理”的配载方案。配载图是深入细致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花朵,它凝结着汉川号船员的爱国主义的心血。科学和智慧将代理说服了。
2、装货(事件之二)(从“代理不知道”到“不,不,请按配载图!”)
贝汉廷自信配载图,严格要求按配载方案装货,出了问题时又动员全船技术力量修正部分配载,出色完成任务,使得自作主张的一号工头吉亚特在事实面前认输,不得不“转变”态度。通过一次较量,汉川号装载贵重的成套设备才获得成功。
为什么看不起中国的吉亚特,后来对中国人“客气得不得了”?
吉亚特是个有“几十年工龄”的装货能手,“极有本事”,汉川号的大副根本指挥不动他,连贝汉廷的劝阻也“满不在乎”,而且还扬言“我从来没有被动过”。经验是宝贵的,但迷信自己的经验,忽视科学的指导意义,那就要受惩罚了。一个大件放不下去,“骄傲的工头可卡壳啦”,他急得“满头大汗”去找贝汉廷,最后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事实教育了吉亚特,迷信自己,固步自封,不尊重科学真理,不尊重客观规律是不行的。他佩服中国海员了,甚至说: “太奇妙了,这些货简直是按你们船舱的尺码定做的。”从此,他对中国人“客气得不得了”。
- · 《祭十二郎文》赏析
- · 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 · 内蒙访古分析
- · 文学和出汗
- · 威尼斯2
- · 荆轲刺秦王
- · 杂文四则免费教学案
- · 荆轲刺秦王免费教学案
- · 神奇的极光 免费教学案
- · 香菱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