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化学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原电池» 正文

原电池

[12-03 14:41:55]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二化学教案   阅读:8608
概要:生(14):石墨棒上有氢气产生,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在石墨棒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进一步变成氢分子。师:这是什么反应?生(14):还原反应。师:锌片上发生什么变化呢?生(14):锌不断溶解。师:锌片上的锌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进入溶液。这是什么反应?生(14):氧化反应。师:锌、碳原电池中,哪个电极为正极?哪个电极为负极?×××同学。[指定学生]生(15):锌片是负极,锌片上有电子流出;石墨棒是正极,电子流入石墨棒。师:锌片、银片插入硫酸铜溶液,用导线连接后,银片上生成暗红色物质是什么?怎样会产生的?锌片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会发生的?×××同学。[指定学生]生(16):银片上有铜产生,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从银片上得到电了,变成铜原子,铜附在银片上。锌不断溶解,锌片上锌原子失电子变锌离子,进入溶解。师:负极锌片上锌原子失电子变成锌离子,是什么反应?生(集体):氧化反应。师:正极银片上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是什么反应?生(集体):还原反应。师:下面请大家在纸上做练习。在图上标明正负极和电子转
原电池,标签:高中化学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生(14):石墨棒上有氢气产生,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在石墨棒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进一步变成氢分子。

师:这是什么反应?

生(14):还原反应。

师:锌片上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14):锌不断溶解。

师:锌片上的锌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进入溶液。这是什么反应?

生(14):氧化反应。

师:锌、碳原电池中,哪个电极为正极?哪个电极为负极?×××同学。[指定学生]

生(15):锌片是负极,锌片上有电子流出;石墨棒是正极,电子流入石墨棒。

师:锌片、银片插入硫酸铜溶液,用导线连接后,银片上生成暗红色物质是什么?怎样会产生的?锌片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怎样会发生的?×××同学。[指定学生]

生(16):银片上有铜产生,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从银片上得到电了,变成铜原子,铜附在银片上。锌不断溶解,锌片上锌原子失电子变锌离子,进入溶解。

师:负极锌片上锌原子失电子变成锌离子,是什么反应?

生(集体):氧化反应。

师:正极银片上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是什么反应?

生(集体):还原反应。

师:下面请大家在纸上做练习。

在图上标明正负极和电子转移方向,写出电极方程式。

师:我们分析一下,看看做得对不对。锌是负极,银是正极,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向正极银片,对吗?

生(集体):对。

师:负极锌片,锌原子失电子成锌离子,正极银片上氢离子得电子变成氧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对吗?

生(集体):不对。 [议论纷纷]

师:不对在什么地方?×××同学。[指定学生]

生(18):正极银片上,铜离子得电子变成铜原子。

师:实验证明,正极银片上有铜生成,从理论上来看,为什么是铜而不是氢气呢?硫酸铜溶液中有较多的铜离子和极少量的氢离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排在氢后面,氢原子比铜原子容易失电子,而铜离子比氢离子容易得出电

www.xuehuiba.com

子,因此,应该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原子。[板书]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原电池的化学原理。大家一起看书,第155页第五行:“原电池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如锌片),电极被氧化”。Zn、Cu原电池,负极是锌片,而一般原电池负极是相对活泼的金属,相对活泼的金属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电子流出,电极本身被氧化。在书上锌片边上可写上:“相对活泼的金属”。再往下看:“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H+在电极上被还原。”Zn、Cu原电池,正极是铜片,H+在正极上被还原,而一般原电池,正极是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的石墨,电了通过导线流入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及得到电子被还原。大家在书上铜边上写上:“相对不活泼金属或非的石墨”;氢离子边上写:阳离子。

原电池从外电路来看,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从内电路来看,负极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阳离子得电子被还原。内电路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电路两极电子定向流动,产生电流,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回家认真复习原电池。预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完成书面作业160页第一题和补充题:画原电池的示意图,标出正负极和电子流动方向,写出电极方程式,并注意反应所属类型。做实验并进行思考,准备课堂讨论:161页第二题。今天中午和放学后开放实验室,请大家自己选择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

[下课]

[ 附]板书

1.什么是原电池

2.权成原电池的条件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评述:这是一堂原电池概念的理论课。教学要求明白,教学过程很有层次和节奏,贯彻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而且,本堂课体现了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精神,实验是由学生独立进行或观察的,结论是由学生自己得到的。把教学中大多采用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观察实验过程和抽象思维过程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化学教案高中化学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二化学教案
上一篇:铁和铁的化合物
《原电池》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