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细胞呼吸(B)
小结:从物质变化角度来看,有氧呼吸是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即有机物最终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从能量变化角度来看,有氧呼吸是在有机物逐步分解中使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逐步转移到ATP中,一部分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一变化过程与有机物的体外燃烧是有区别的。在生物体内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转移到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讲述: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如果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在生物界中的存在也较为广泛。我们来看几个例子(用幻灯或挂图演示无氧呼吸实例)。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提问:根据以上的例子,你能解释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吗?
(回答:苹果在储藏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以闻起来有酒味。)
讲述:一些植物无氧呼吸时可产生酒精,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以产生乳酸。
植物体内能进行无氧呼吸,动物体内是否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呢?
可以,但是高等动物的无氧呼吸只能发生在局部或某些组织、器官。因为,如果动物机体全身缺氧就会导致动物窒息,甚至死亡。动物的无氧呼吸只是局部的暂时现象。比如: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要,这时骨骼肌细胞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使机体有酸胀的感觉。
有些细菌可以进行乳酸发酵。酸牛奶、泡菜及青贮饲料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做的。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在酿酒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提问:这些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回答: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以适应缺氧的环境条件,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提问:通过上述实例,你能说出无氧呼吸产物有哪些物质吗?
(回答: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这些产物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继续学习无氧呼吸的过程。
讲述: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这里不在重复。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分解成乳酸。每个化学反应都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请同学们根据无氧呼吸过程总结无氧呼吸反应式。请一位同将反应式写在黑板上。(提问学生:找出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能量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反应式。)
讲述: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学生讨论:归纳无氧呼吸概念。从条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给学生以提示]
(回答: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www.xuehuiba.com小结: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由于产物中还贮存着许多能量,所以释放的能量少。如1ml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后,共放出196.65KJ的能量,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得多。
提问:生物体处于长期缺氧的状态能否生存?为什么?
- ·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 ·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 · 新陈代谢与ATP
- ·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 · 细胞增殖
-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 ·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 · 绪论
- ·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生殖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