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
www.xuehuiba.com
死人的现象。虽然1996年至今粮食产量首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但农业生产长期波动,粮食增产带有很大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一旦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出现恶化,就可能使粮食产量降低。况且由于上水土流失和乱占滥用,我国耕地以平均每年800万亩的速度递减,而新增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递增。所以,农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不稳定何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何谈现代化建设。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向新加坡学习,靠粮食进口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自7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粮食就出现了危机。粮食总产量下降。1982年以后,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没有增加。现在,全世界受饥饿威胁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1972年—1983年非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被饥饿夺取生命的人就超过了250万,全世界挨饿的总人数已高达5亿之众。而由余粮转化为缺粮的国家和地区却日益增加。现在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国家已屈指可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法国。其中,美国的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再加上加拿大,两国合计已接近世界余粮出口总量的70%。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经济大国,如果粮食靠进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满足一旦缺粮的中国的粮食供应。更何况粮食历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更是一种武器。在世界粮食高度依赖某一地区或少数国家的条件下,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这些地区或国家一旦实行谷物出口禁运,那么,对于缺粮地区和国家来说就必定是一场灾难。对于中国来说尤为严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降低,那只是相对数的降低,绝对数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它的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被淡化的。
通过我们的上述研究,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首先: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板书)
一个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工作,才能去奔更好的日子;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谋求自己的繁荣和强大。这说明了什么?
1)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板书)
据统计我国工业原料的40%,轻工业原料的70%来自农业。大家想想:我国为什么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我国农村的富裕、农民收入的增收,将为第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下面以耐用消费品为例:
(媒体显示)
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长图
农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图
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则农村市场将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冰箱、1.7亿台洗衣机。目前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远没有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因此,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的许多产品大举向国外出口,在出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即未加工或很少加工的农林牧副渔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保持在大约60%以上。 因此,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我国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归纳)
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板书)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江泽民指出: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必须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也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
邓小平也曾强调:90年代经济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两位领袖人物对农业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板书)
提问:下面给大家五组材料(见教法建议),请大家看完后,谈谈你的观后感。
其次、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板书)
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根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通过上述材料的1—4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形式还是相当严峻的。通过材料5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势必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所以,面对我国的农业形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 中学成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
- · 货币教学设计
- · 商品教学设计
-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 ·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 ·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 · 市场经济的特征
- · 高一政治复习提纲
- · 依法纳税
- ·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 · 政治教学设计-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 · 浅探思想品德课的“开放式”教学
- · 货币教学设计
- ·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行为
- · 政治教学设计-价值规律
-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 · 前言教学设计
- ·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 · 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