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下载示例» 正文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下载示例

[12-03 16:28:5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8976
概要:这里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蒙古对西夏、畏兀儿以及后来对金和南宋的战争,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不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与“卖国”之类的提法。当然,战争的双方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如蒙古对金的战争,原是为了摆脱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这是正义的。但是后来在战争过程中,蒙古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大肆掠夺和屠杀,把民族压迫的枷锁反过来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对此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行反抗,这也是正义的。战争的结果,元朝统一了中国,其历史意义应该充分肯定。第二,在元朝建立前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曾多次发动西征,并向东向南攻占高丽、安南、缅国,进攻日本、爪哇,这些都是对外国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元朝统一全国” 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元朝统一全国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在学习时,通过阅读教材要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经过。回顾晚唐以后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要理解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关于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可通过观看《文天祥》的图画,阅读《过零丁洋》的两句诗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下载示例,标签:中学历史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这里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蒙古对西夏、畏兀儿以及后来对金和南宋的战争,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不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与“卖国”之类的提法。当然,战争的双方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如蒙古对金的战争,原是为了摆脱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这是正义的。但是后来在战争过程中,蒙古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大肆掠夺和屠杀,把民族压迫的枷锁反过来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对此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行反抗,这也是正义的。战争的结果,元朝统一了中国,其历史意义应该充分肯定。第二,在元朝建立前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曾多次发动西征,并向东向南攻占高丽、安南、缅国,进攻日本、爪哇,这些都是对外国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元朝统一全国” 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元朝统一全国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在学习时,通过阅读教材要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经过。回顾晚唐以后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要理解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关于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可通过观看《文天祥》的图画,阅读《过零丁洋》的两句诗和叙述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小字,认识到文天祥反对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坚持民族气节,也是正义行为。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包括两个内容:学习行省制度时,要观看教材中的《元朝疆域》图。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对比,指出它比汉、唐盛世的版图更为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周围的大片地区划归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辖。连以往一直相对独立的云南,也正式归中央管辖,设置了行省。对澎湖和琉球(台湾),则在福建行省(有时并人江浙行省)之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西藏也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政府在那里派有官吏,驻有军队,实行有效的管理。学习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可联系三国、隋朝时大陆同台湾加强联系的历史。学习元朝对西藏的管辖,可回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认识到西藏此时已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观看《八思巴朝见忽必烈》的插图,以便加深印象。元朝的行省制度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到今天。

关于民族融合,教材指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是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其中有些人便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去。内迁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与汉族融合。如许多迁入中原的蒙古族,到元末与汉人已达到“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的程度。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这时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而被元朝统治者列入第三等级,视为汉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来尤其是13世纪初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亚各族人,同汉族、畏吾儿族、蒙古族长期杂处通婚,已逐渐融为一体,到元代kai始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分化政策” 这一目,叙述了元朝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分化政策。注意以下几点:

①四个等级是依归附元朝的时间先后来划分的,先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高,后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低。第三等级的汉人是指蒙古灭金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级的南人,是指元灭南宋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同一汉族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这是分化政策的具体表现。②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旨在制造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分化瓦解人民的力量,以便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和统治地位,正如马克思所揭露的:“旧社会中身居高位的人物和统治阶级只有靠民族斗争和民族矛盾才能继续执掌政权和剥削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③这种民族分化政策并不能掩盖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阶级压迫的本质。事实上,四个等级中存在着不同的集团。汉族地主阶级照样可以广占土地,可以做官,尽管不能做太大、太有实权的官。而蒙古贫民处境也很悲惨,有的破产流亡,甚至被卖身为奴。这说明,汉族地主同蒙古贵族的根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而汉族劳动人民同蒙古平民则处于同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因此,元朝同历代的封建王朝一样,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各族劳动人民的封建政权。

6.《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

元朝

www.xuehuiba.com

统一全国,在大一统局面下,元朝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许多成就。“元世祖重视农业” 这一目需了解两个问题:

①元初农业生产的破坏。蒙古贵族刚刚攻占黄河流域的时候,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的优越性,夺占农田为牧场,企图用自己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代替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结果造成北方生产力的急剧下降。后来在大臣耶律楚材的劝说下,才放弃了这种错误的作法。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可阅读课本上引用的一句元世祖诏令,说明他对农业的重视,再归纳他为恢复和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措施:a.禁止圈占农田为牧场;b.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并把“户口增、田野辟”列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主要标准;c.修治黄河。这些措施起到了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纺织业的新发展” 主要了解以下几点:①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植棉区的扩大,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回顾南宋棉花种植的范围,以加深对植棉区扩大的了解。②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阅读有关松江棉纺织业和黄道婆生平的那段小字和图画《黄道婆》。③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历代经济史内容,元代以前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是麻布,所谓“布衣”就是用麻布做的衣服。只有在元代以后,“布衣”才指棉布做的衣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学历史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