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教学总结学校工作总结美育与素质教育» 正文

美育与素质教育

[10-16 11:54:52]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学校工作总结   阅读:8692
概要:科学工作,通常认为它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也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但逻辑推理的创新是有限的。逻辑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其大前提基本上包括了新推出来的结论。逻辑推理中的归纳推理其归纳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事物,虽然它能推出新的东西,但可靠的程度是难说的。如果要论创新的程度,逻辑思维是赶不上形象思维的。形象思维在英文与法文中写作Imagination,与想象是同一个词,朱光潜先生说:"'形象思维'和'想象'所指都是一回事。"形象思维虽然不是审美专用的,但是审美以形象思维为本质。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审美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 这个问题涉及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智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知识教育,一是能力培养,能力中主要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育通过培养人的想像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不少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或者说审美最富有想象性。19世纪荷兰著名的化学家范特霍夫
美育与素质教育,标签:学校工作总结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科学工作,通常认为它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也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但逻辑推理的创新是有限的。逻辑推理中的演绎推理,其大前提基本上包括了新推出来的结论。逻辑推理中的归纳推理其归纳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事物,虽然它能推出新的东西,但可靠的程度是难说的。如果要论创新的程度,逻辑思维是赶不上形象思维的。形象思维在英文与法文中写作Imagination,与想象是同一个词,朱光潜先生说:"'形象思维'和'想象'所指都是一回事。"形象思维虽然不是审美专用的,但是审美

以形象思维为本质。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审美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

  这个问题涉及美育与智育的关系。智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知识教育,一是能力培养,能力中主要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美育对智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美育通过培养人的想像力达到培养人的创造力。不少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或者说审美最富有想象性。19世纪荷兰著名的化学家范特霍夫曾经就想象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调研过许多科学家,发现最杰出的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现代英国科学家布罗诺夫斯基说:"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自由地运用他们的想象,并且听凭他们的想象得出一些狂妄的结论,而不叫喊'停止前进'。"事实上,很多重要的科学理论首先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而是通达大胆想象创造出来的。牛顿从苹果落地激发想象,最后找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类佳话在科学史上不胜枚举。

  除了审美想像力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外,审美的直觉力也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直觉在审美中不是简单的感觉,它寓有理性的因素,因而又称之为理性直觉。理性直觉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直觉到的东西虽然没有得到证明,但只是现在没有得到证明而已,日后它很可能会得到证明。人的直觉具有超前性、超越性,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直觉当然不只是审美活动才有的,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思维素质,它体现人的各种活动之中。但是,审美活动中直觉最多,而且最丰富、最奇妙,这是大家公认的。审美直觉在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我们通常将艺术创造中的直觉称之为灵感。艺术家一般都是审美直觉最强的人,他们的不同凡俗的艺术构思通常得利于灵感。科学研究虽然是最理性的工作,但也需要直觉。爱因斯坦说:"有时我感到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不能说明自己的信心。"这就是直觉。科学创造中那些超乎寻常的观点常常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直觉所得。伟大的科学家都重视直觉。1909年9月在一次科学会议上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实验方案,以说明光量子假说,当时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普朗克在内不同意他的光量子论,但是爱因斯坦仍然坚持。他说:"这个方案由于它的直觉性对我似乎特别具有说服力。"一是想像力,一是直觉力,这是审美培养人的创造力最主要的途径。由于能力与知识相比,能力具有潜在性、间接性、不可测量性,因此,它一般不为人所重视。能力中,想像力、直觉力相对又比较地虚幻,难以把握,因此很多人将它看成虚无缥缈的东西,要么看成是神助,要么看成先天的禀赋。其实,想像力与直觉力并不神秘,也不虚幻。现代心理学对它的机制做了深入的研究,虽然还不能说完全解开了它的秘密,但对于正确认识这两种人类可贵的创造力是有帮助的。审美活动虽然最多想象与直觉,由于它的形式通常是娱乐,不直接与科学研究相联系,也不直接获得知识,因而

www.xuehuiba.com

它也常为人所忽略。因而重视审美中的想象与直觉,是很有必要的。 三、审美超越与心理调控力的培养人--这里指的是单个人,其心理调控力如何,对自己在世界上的生存、发展关系极大。人在世界上,生存不易,发展尤不易。就愿望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平坦的,事业是成功的,但是事实上不可能都这样。因此,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长远利益与短时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等,都将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除了立场观点、方式方法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心理调控的能力如何。

  说到心理调控,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利"。人生在世,是不能没有功利追求的,起码要吃要穿要住。中国古代有"义利"一说,有重利轻义的,也有重义轻利的,还有义利并重的,虽然轻重有所不同,但似乎还没有人主张不要义只要利,或只要利不要义的。义与利是一对矛盾,功利与超功利是一对矛盾,物质功利与精神功利也是一对矛盾,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很具体,很现实的。

  再说成功与失败,谁都喜欢成功,不喜欢失败。问题是如何对待失败。这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能不能忍受失败,心理忍受力有多大;其次,如何从失败的阴影摆脱出来,以良好的心态走向新的生活。在这个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有些人不易为失败所击倒,有些人稍一遇挫折,则一蹶不振。

  还有一个对人对己的关系问题。有些人心胸宽广,有些人心怀狭隘;有些人合群,有些人难以合群。有些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而另一些人则很能分享别人的成功与幸福。

  所有这一切,都有个心理调控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需要多种途径,也不是朝夕之功。审美在这件事上,有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是讲超越的。审美的超越有多层意义,就它对培养良好的心理调控力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物质功利的超越。审美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它对于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一定的心理距离就是超越。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其实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这不同的角度中就有个对事物与自己功利关系的态度问题。提出"心理距离"说的布洛举了一个例子;海上遇雾,从功利的角度看,它耽误了行程,心情只能是很糟糕的,但是如若换成审美的眼光,则大不一样。以审美的眼光来看海上的大雾,首先不要去考虑它对行程有何妨碍,只把它当作风景来欣赏,这样,你就会感到那海上的大雾其实是很美的,这时,你的心情就不是糟糕的而是愉快的了。这种将功利用括号括起来,存而不论,换种眼光(审美的眼光)去看问题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调控。2.对主客对立关系的超越。这里说的主体,有三种意义,一是人类,二是群体,三是个体。客体,相应的也就不同,相对于人类来说,客体就是自然。相对群体、个体,就是与他们或他相对的人与事物。主客两分,对人类的进步发展有重大意义。强调主客两分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传统。这种哲学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也有局限性。这就是它相对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统一,群体或个体与对象的统一。与之相对,还有另一种哲学--主客两合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叫"天人合一"。主客两合的哲学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两种哲学不是绝对对立的,其实可以也应该统一起来。不过,在不同的活动中,两种哲学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学校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教学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美育与素质教育》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