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文本
[10-16 11:08:58]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规章制度 阅读:8315次
概要:3.5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3.5。1 ,总则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时,应按照“三同时”即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石油、石化行业标准进行设计、采购、安装和试车,确保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3.5.2 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 响评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的批复。3.5.3 资质和审核 所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控制管理机制及程序应形成文件。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人员应参与项目的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初步设计的安全卫生环保篇应由HSE相关部门会签批复。设计施工图纸应由HSE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签章,设计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3.5.4 装置(设施)采购与安装 装置(设施)建设中的采购和
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文本,标签: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http://www.xuehuiba.com
3.5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3.5。1 ,总则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时,应按照“三同时”即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石油、石化行业标准进行设计、采购、安装和试车,确保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5.2 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
响评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3.5.3 资质和审核
所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控制管理机制及程序应形成文件。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人员应参与项目的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初步设计的安全卫生环保篇应由HSE相关部门会签批复。设计施工图纸应由HSE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签章,设计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3.5.4 装置(设施)采购与安装
装置(设施)建设中的采购和安装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建立文件并保存。
3.5.5 阶段风险评估
从装置(设施)设计到试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及对环境的影响。
3.5.6 试运行
应制定新建、改建或扩建装置(设施)的试运行审查程序,并形成文件。审查内容包括验证装置(设施)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HSE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员工培训是否已完毕;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审查过后应形成记录文件。
3.5.7 实际偏差
建设(施工)与设计标准发生的偏差必须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公司的审核和认可,并建立文件予以保存。
3.6 运行和维修
3.6.1 ,总则
公司应建立运行和维修管理程序,以确保HSE方针、目标的实现。
3.6.2 基本要求
a)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应进行开车前、开车后审查,审查情况应记录存档,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所需的验证试验全部完成并被接受,所有建议(偏差)已有结论并得到指定技术管理部门的批准。
b)满足或优于适用的法规要求。运用明确的操作、维修检验或腐蚀控制体系,保持运行正常和机械完好。
c)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d)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维修和停车规程,并指定专门的审查批准人员。
e)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应记录检查结论和实验结果。
f)制定保护系统试验和维修计划,包括临时解除的管理办法,以保持可靠性和可用性。
g)评估、控制因在运行装置上或其附近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
h)公司应建立关键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i)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偏离HSE方针和已制定的环境目标、指标;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程序应涉及到企业内部与该环境因素有关的任何部门;
——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并与现行的规章和作业实体HSE实施程序相结合;
——程序要文件化。
j)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废弃、修补或恢复再用的 www.xuehuiba.com 计划。
k)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
3.7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3.7.1 ,总则
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应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一旦发生事故时,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不破坏环境,不损害公司的声誉,应实施应急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应急管理是指对生产、储运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3.7.2 变更管理
3.7.2.1 变更类型
a)工艺、技术变更:如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b)机械设备及设施变更:及设施变更:如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用变更,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c)管理变更:如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人员和机构的变更,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3.7.2.2 变更申请
变更的申请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3.7.2.3 变更审批
《变更申请表》填好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由其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变更。任何变更都需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3.5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3.5。1 ,总则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时,应按照“三同时”即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石油、石化行业标准进行设计、采购、安装和试车,确保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5.2 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
响评价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3.5.3 资质和审核
所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与控制管理机制及程序应形成文件。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由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人员应参与项目的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初步设计的安全卫生环保篇应由HSE相关部门会签批复。设计施工图纸应由HSE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签章,设计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3.5.4 装置(设施)采购与安装
装置(设施)建设中的采购和安装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建立文件并保存。
3.5.5 阶段风险评估
从装置(设施)设计到试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风险评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及对环境的影响。
3.5.6 试运行
应制定新建、改建或扩建装置(设施)的试运行审查程序,并形成文件。审查内容包括验证装置(设施)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HSE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员工培训是否已完毕;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审查过后应形成记录文件。
3.5.7 实际偏差
建设(施工)与设计标准发生的偏差必须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公司的审核和认可,并建立文件予以保存。
3.6 运行和维修
3.6.1 ,总则
公司应建立运行和维修管理程序,以确保HSE方针、目标的实现。
3.6.2 基本要求
a)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应进行开车前、开车后审查,审查情况应记录存档,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所需的验证试验全部完成并被接受,所有建议(偏差)已有结论并得到指定技术管理部门的批准。
b)满足或优于适用的法规要求。运用明确的操作、维修检验或腐蚀控制体系,保持运行正常和机械完好。
c)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d)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维修和停车规程,并指定专门的审查批准人员。
e)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应记录检查结论和实验结果。
f)制定保护系统试验和维修计划,包括临时解除的管理办法,以保持可靠性和可用性。
g)评估、控制因在运行装置上或其附近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
h)公司应建立关键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i)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偏离HSE方针和已制定的环境目标、指标;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程序应涉及到企业内部与该环境因素有关的任何部门;
——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并与现行的规章和作业实体HSE实施程序相结合;
——程序要文件化。
j)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废弃、修补或恢复再用的 www.xuehuiba.com 计划。
k)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
3.7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3.7.1 ,总则
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应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一旦发生事故时,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不破坏环境,不损害公司的声誉,应实施应急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应急管理是指对生产、储运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3.7.2 变更管理
3.7.2.1 变更类型
a)工艺、技术变更:如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b)机械设备及设施变更:及设施变更:如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用变更,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c)管理变更:如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人员和机构的变更,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3.7.2.2 变更申请
变更的申请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3.7.2.3 变更审批
《变更申请表》填好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由其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变更。任何变更都需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办公室规章制度,文秘写作 - 规章制度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
- · 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 手机话费报销管理制度
- · 机关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 · 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制度
- · 转渠口学区定西小学班主任责任书
- · 效能投诉网管理制度
- · 干部考察预告办法
- · 定西小学微机教室管理责任书
- · 村财务管理制度
- · 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