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范文频道致辞演讲礼仪主持百年路——百年校庆光盘解说词» 正文

百年路——百年校庆光盘解说词

[10-16 11:08:58]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礼仪主持   阅读:8248
概要: 题记: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呢?一是爱国,二是革新,三是严教,四是勤学。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革新史,奋进史。它是爱国者、革命者的摇蓝,专家、学者的渊薮。她的优良传统是一个精神体系,是我们独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年路》 ——隆重纪念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建校百周年 湘北平原美丽富绕,人杰物华,它傍洞庭依武陵,一条弯弯曲曲的沅水浩浩荡荡横贯东西,向大地显露它那博大的胸怀。在沅江岸畔有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古城中有一座历尽百年沧桑的殿堂,它就是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今天她高举着爱国、革新、严教、勤学的大旗,从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从战火纷飞的炮火中,从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从中华名校的赞歌中,披戴着历史的沧桑,昂首阔步地走来了,迎来了她辉煌的百年华诞。 回首往昔,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九OO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其时民生凋蔽,国势阽危,清政府为挽救垂死的命运,
百年路——百年校庆光盘解说词,标签:主持人礼仪,播音主持礼仪文化,http://www.xuehuiba.com








题记: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呢?一是爱国,二是革新,三是严教,四是勤学。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革新史,奋进史。它是爱国者、革命者的摇蓝,专家、学者的渊薮。她的优良传统是一个精神体系,是我们独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年路》
——隆重纪念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建校百周年

湘北平原美丽富绕,人杰物华,它傍洞庭依武陵,一条弯弯曲曲的沅水浩浩荡荡横贯东西,向大地显露它那博大的胸怀。在沅江岸畔有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古城中有一座历尽百年沧桑的殿堂,它就是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今天她高举着爱国、革新、严教、勤学的大旗,从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从战火纷飞的炮火中,从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从中华名校的赞歌中,披戴着历史的沧桑,昂首阔步地走来了,迎来了她辉煌的百年华诞。
回首往昔,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九OO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其时民生凋蔽,国势阽危,清政府为挽救垂死的命运,又次第恢复“戊戌变法”期间的部分新政,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教育制度。
时任常德知府朱其懿与因“戊戌党案”遭贬的翰林院庶吉士熊希龄,顺应时势,国势,民势需求,创办常德市第一中学前身——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随后又决定成立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它一建立,就一改我国过去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毁科举,兴科学,以国家急需造就人才。按西学开设课程,聘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于开通湖南的学风起了很大的作用,被时誉湘西北“成德达材”的“最高学府”。
学生在这里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在他们中间公开、半公开阅读进步书籍。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书》、严复的《天演论》、邹容的《革命军》等。进步学生对革命理论莫不振聋发聩,心醉神服 ,声称必须进行根本改革以拯救国家。如宋教仁、蒋翊武、覃振、李烛尘、翦伯赞(图像上附人物说明)等在校就投身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谋求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他们的业绩永远彪炳在中国近代册上。
一九一二年湖南省西路师范学堂改为湖南省公立第二师范学校,改监督为校长,由湖南省政府委派,并在教学上率先改革创新,教白话文、写白话文章、学注音字母。二师教育还十分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走出去,请进来,学生每每出省实践时,均由当时政府官员或社会名流训导,显得极为神圣。
二师学生以天下为己任,以当教师的为光荣,在学生论坛上,学生热情的说:师范教育为国家国民教育之母……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政治的刷新,科学的发达,生活的改良,全赖师范教育之发达也……。
二师进步学生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了湘西北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一批学生参加共产党,组建第一个共产党基层组织——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二师有许多学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而年青生命,如滕代顺、滕代胜、龙在前、徐才益、陈公厚、于状龙。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革命家、军事家、学者专家如:粟裕、滕代远、辛树帜、舒新城、付统先、卓炯等(图像附人物介绍),二师既是培养师资,造就一代学人的著名学府,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二师师生在中华大地表演的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象一柱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后学革命的征程。
一九二七年春,省立二师奉命与省立第二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合并,设立湖南省第二初级中学。一九二八年春,又改为湖南省立第三中学,至1934年冬,又奉令改为湖南省立常德中学。
常德中学在历史发展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逐步由师范教育向普通教育转轨,在造就师资的同时,培养当地行政人员。二、从严治校,形成了“招生严,择师严,执教严、管理严”的办学方略。三、制定了“敬、勤、勇、公”校训,明确规范学生行为。四、“常德中学校歌”诞生,育人目的得以昭示,五、形成了理科优长的办学特色,当时在湘西北学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数学去省常,学外语去雅礼”。
常德中学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为了不使国家教育中断,建设和抗战后继无人,学校当局决定西迁泸溪,学生自背行李,脚穿草鞋、徒步跋涉到泸溪后,住茅草屋,吃盐菜汤,点桐油灯,读自编自制教材,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蚁虫叮咬,但师生们在校长向玉楷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仍然乐教、乐学不疲。他们在茅屋校舍的门上豪迈写道:虽是竹篱茅舍,谁能入室登堂。表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心先苦其心志”甘为吃苦的乐观主义精神。1938年李振军、粟泽沅、刘仲明、李明松、李源、杨俊、全运清、陈俊、罗拉等手持李记

www.xuehuiba.com 今老师给毛泽东的信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学生姜月斋毕业后,参加敌后游击队,1943年炸毁日寇青山机场,叫敌人闻风丧胆,常德中学生生为中国抗日丰碑增光添彩(文件资料)。
公元1940年,全省划定学区,常德属于第四战区,故常德中学改为湖南省立第四中学,开始男女兼收,初步改变“男重女轻”的状况。
这一时期名师济济,使学校教学质量在省内首屈一指(李先治等人图片资料),督学陈有觐 在一九四八年视察后说:四中师资队伍 之齐,教学能力之高,为各校所未见。
因为革命形势发展很快,进步师生积极参加支前迎解工作。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常德城,常德宣告解放,省立四中学生积极参军参干,有的班达到30多人以上,现任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绍富等就是从迎解激流中涌出,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3年省立四中正式更名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定为省重点中学,第一任校长沈克家怀着“要把一中办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流中学”的梦想,励精图治,使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开创了学校发展新的辉煌时期。新华社主任记者、原高87班学生陈雅妮在她的《梦中的校园》中写道:

[1] [2] [3]  下一页


Tag:礼仪主持主持人礼仪,播音主持礼仪文化致辞演讲 - 礼仪主持
《百年路——百年校庆光盘解说词》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