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阅读答案
[12-08 17:06:34]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议论文阅读 阅读:8403次
概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①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年轻人。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中国式过马路”阅读答案,标签: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xuehuiba.com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年轻人。
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③这种现象,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④为什么会这样?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1.分析文章①-⑤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 ,其次 ,接着 ,然后 ,最后提出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22.请依据第④段所举事例,在横线上补写作者的观点。(2分)
答:
答案: 共8分
20. 答案: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共2分。)
21. 列举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阐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剖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陷入一种规则困境;又进一步分析规则困境产生的原因。(共4分。)
22. 答案示例:
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共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年轻人。
②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③这种现象,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④为什么会这样?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1.分析文章①-⑤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 ,其次 ,接着 ,然后 ,最后提出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22.请依据第④段所举事例,在横线上补写作者的观点。(2分)
答:
答案: 共8分
20. 答案: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共2分。)
21. 列举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阐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剖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陷入一种规则困境;又进一步分析规则困境产生的原因。(共4分。)
22. 答案示例:
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共2分)
Tag: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阅读 - 议论文阅读
上一篇:《给自己一分希望》阅读答案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