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答案《畏斋拾银》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正文

《畏斋拾银》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06-20 07:31:18]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120
概要: 文言文阅读(本题含3~6小题,共18分)畏斋拾银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注释】 ①封识(zhi):封存的标记。②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③俟(si):等待。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恐劝令留金也 恐:(2)
《畏斋拾银》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文阅读(本题含3~6小题,共18分)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 ①封识(zhi):封存的标记。②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③俟(si):等待。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恐劝令留金也 恐:
(2)遂以还之 遂:
(3)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尝:
(4)去数年,绝无音信 去: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
(1)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译文: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
5.请说出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3分)
答:
6.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本文写作的特点。(5分)
答:
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3.答案:(1)担心(2)于是,就(3)曾经(4)离开
4.(1)参考答案: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2)参考答案:那官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5.参考答案:拾金不昧(1分);为人诚信(1分);做事认真,虽贫穷而不贪财,做好事不求回报(1分)。
6.参考答案:文章语言简洁,叙议结合(1分),通过两件事来表现了人物拾金不昧,为人诚信的优秀品质(2分),结尾处以议论来点明写作意图,卒章显志(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秀才何岳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银子二百多两,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岳问他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以表示感谢,何岳就说: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那个人感谢了他就离去。
何岳曾经在当官的人家教书,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寄存一个箱子给何岳,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告诉 何岳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并不是来取箱子的。他就把箱子交给那官员的侄子托他带回,给那位官员了。
何岳是一位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但那官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畏斋拾银》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