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范文频道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县十五规划总结» 正文

县十五规划总结

[10-16 11:14: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工作总结   阅读:8586
概要:“十五”期间,我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坚持优势资源转换、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县域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十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十五”规划目标。 保持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备,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得到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体指标为:到2010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27亿元(200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7.4%,地方财政收入累计5426万元,年均递增4.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300元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50元左右,全县总人口控制在7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预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2
县十五规划总结,标签:年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http://www.xuehuiba.com


“十五”期间,我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坚持优势资源转换、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县域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十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十五”规划目标。
   保持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备,就业渠道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得到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体指标为:到2010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27亿元(200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7.4%,地方财政收入累计5426万元,年均递增4.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300元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50元左右,全县总人口控制在7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预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2000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3亿元,预计2010年可实现生产总值3.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计划的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800元,完成计划的109.4%。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0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03万元;2010年预计完成1169万元,2010至2010年累计完成6019万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10.9%。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0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154元,2010年达到3020元,年均增加173元。“十五”期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计划之内,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二、“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状况
   (一)一产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全县种植业产值为11854.4万元,2010年达到1763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86%。农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主要经验措施: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2000年,全县作物总播种面积30.47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1.1万亩、玉米面积2.07万亩、油料面积10.2万亩、甜菜面积1.93万亩。几年来,经过市场导向、企业带动、政策引导,2010年全县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32.42万亩,其中小麦10.49万亩、玉米4.4万亩、油料9.4万亩、甜菜1.72万亩,龙头企业带动亚麻种植0.07万亩、酱用西红柿种植0.19万亩。订单农业迅速扩大,2010年订单农业开始起步,签定订单4.9万亩,2010年农业订单面积达到18.18万亩。二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等主要农作物良种使用率已达到100%,并不断探索适应本地种植的新品种。传统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新型农业机械不断引进,农机作业质量逐年提高。积极扩大节水农业面积,采取喷灌、地膜沟播平铺、小畦灌溉等技术,最大限度节约农业用水量,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此外,测土配方施肥、气吸精量播种技术已广泛使用,有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三是依靠畜牧业发展,调整种植结构。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约38%的比重,畜牧业饲草料由种植业保障,种植业为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样,畜牧业的发展对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了推进作用。
    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2000年我县牧业产值为1.01万元,2010年达到1.1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为7.53%。2010年末,全县预计牲畜存栏41.75万头(只),肉产量达到7000吨,奶产量8000吨,羊毛产量740吨,禽蛋产量700吨。“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较快,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措施到位。我县从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但见成效在“十五”期间。2000年农区牲畜总数为12.1万头(只),通过干部下乡入村进行密集型养殖示范带动,2010年农区牲畜年末预计存栏16万头(只),占全县牲畜总量的38%。农区养殖业已成为畜牧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依靠科技提升畜牧业。积极发展大畜,提高大畜比重,改良大畜品种。以黄牛冷配技术为基础,以引进良种畜为辅助,推进了畜群改良进度,提高了牲畜成活率。自2010年以来,全县已建立黄牛冷配点46个,完成黄牛冷配 33000头。三是走规模效益之路。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意见》,突出养殖小区建设,发挥小区的规模和集中优势,推广普及养殖技术,形成规模效益。积极开展牧民定居半定居工作,实现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全县共建立养殖小区20个,1121户纯放牧户全部实现了定居半定居,推进了我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进程。
    (二)二产呈波浪式发展态势。
    “十五”期间,我县将发展二产作为强县的基础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措施,吸引外地投资,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坚持扶优扶强,努力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扩大工业总产量的同时,着力提高企业效益。但客观上,由于受环境、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工业发展距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2000年,全县工业产值为5060万元,其中乡及乡以上产值为3162.4 万元,2010年全县预计工业产值为1100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递增5.8%,乡及乡以上产值为4490万元,呈缓慢增长趋势。我县工业的支柱是以小麦、油葵等为原料的粮油加工企业。2010年,在我县工业中占重要地位的麻黄素制品有限公司停产。矿业开发2010年才见起色,但效益还未体现。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等政策推动下,“十五”期间投资规模比“九五”有了很大增长。2010年到2010年计划总投资3.2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07亿元,比“九五”增加1.83亿元,增长147.7%,计划投资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在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4644万元,占15.1%;生态建设投资7158万元,占23.3%;农副产品加工投资1874万元,占6.1%;矿业生产投资560万元,占1.8%;养殖场建设投资300万元,占1.0%;旅游开发建设3190万元,占10.4%;教育基础建设投资1618万元,占5.3%;卫生基础设施建设519万元,占1.7%;用于居民生活、居住投资4618万元,占15%;市政建设投资3806万元,占12.4%;其他各项投资2453万元,占7.9%。按行业分布为:

[1] [2] [3]  下一页


Tag:工作总结年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县十五规划总结》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