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报告
[07-23 13:35:0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党政报告 阅读:8777次
概要: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二横十六纵”道路建设已累计完成179公里,占规划的36.3%,在建122公里,占规划的24.7%。沪南公路东延伸、西乐路北段工程顺利完工通车,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川南奉公路北段、下盐公路西段等6条道路建设完成节点任务。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基本确立了开发建设和投融资平衡机制。建成41.2公里防御200年一遇高潮位一线海塘,启动50万伏变电站和高压线建设,敷设天然气中压管道80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稳步推进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万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南芦公路、横新公路污水管道工程竣工,完成了污水总管和污水支管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管网覆盖地区污水纳管率达到65%,工业园区污水纳管率已经达到市规定的要求。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完成32家企业燃煤锅炉脱硫技术改造。周康黑臭河道整治、咸塘港整治等工程完成节点任务。万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共疏浚中小河道1236公里。启动 “一镇一园”建设,新增绿地93公顷,新增林地63
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报告,标签:党政办述职报告,党政机关述职报告,http://www.xuehuiba.com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二横十六纵”道路建设已累计完成179公里,占规划的36.3%,在建122公里,占规划的24.7%。沪南公路东延伸、西乐路北段工程顺利完工通车,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川南奉公路北段、下盐公路西段等6条道路建设完成节点任务。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基本确立了开发建设和投融资平衡机制。建成41.2公里防御200年一遇高潮位一线海塘,启动50万伏变电站和高压线建设,敷设天然气中压管道80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稳步推进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万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南芦公路、横新公路污水管道工程竣工,完成了污水总管和污水支管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管网覆盖地区污水纳管率达到65%,工业园区污水纳管率已经达到市规定的要求。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完成32家企业燃煤锅炉脱硫技术改造。周康黑臭河道整治、咸塘港整治等工程完成节点任务。万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共疏浚中小河道1236公里。启动 “一镇一园”建设,新增绿地93公顷,新增林地6375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2%。
城镇管理力度切实加大。逐步完善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机制,一批道路沿线市容环境顽症得到有效治理,城镇面貌逐步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有力,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不断加大,土地储备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区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康桥镇社区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启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改造旧居住小区5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8292户。公共交通得到新的发展,基本完成汽车站改造工程和15个港湾式车站、13个候车亭建设,加大公交线路延辟调整,“村村通公交”工程正式启动,道路交通执法管理和宣传得到进一步加强,客运市场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四)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
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镇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教育经费统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镇财区管镇用”和“村财镇管村用”改革成效初显。积极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康桥、万祥、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规范化建设逐步展开;推进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新建3个镇和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区财政拨出1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村(居)委的扶持力度,直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社新增29家,总数达到139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增5家,总数达到41家。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项目在建1个、立项3个,完成2.1万亩设施粮田项目建设任务。异地种养新增58户,总数达到880户,总产值4亿元。科技强农和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实施,水蜜桃、西甜瓜、鲜鸡蛋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农业功能得到拓展,休闲观光、农家乐等农业旅游功能挖掘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面貌持续改善。“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改善环境、维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率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样板村民小组和样板区域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样板村民小组创建2600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76.3%,完成样板区域创建20个。马路菜市场整治、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制等8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河道保洁基本实现全覆盖,82个村完成了“市村容整洁村”创建。航头海桥村等自然村落综合整治试点成效初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完成乡村等级道路建设30公里、乡村公路危桥改造20座、农桥改造381座。完成朝阳农场供水网和11个村的水网改造。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9426元,同比增长10.3%,近年来增幅首次突破两位数。大力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年纯收入的76.4%,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积极落实反哺政策,继续 www.xuehuiba.com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通过举办农博会、建立销售网站、开设专卖店、组织合作化销售等现代营销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经营性收入有效增加。
(五)民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就业促进取得新成效。全区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50.4%,净增就业岗位1.97万个、完成计划的164%。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搭建村级就业服务平台,成立70个村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完成各类就业培训近两万人次,推荐就业率达到90%。认真落实征地动迁失业、无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惠及人数达2.2万人。着力解决[本文由网站www.xuehuiba.com收集整理]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完善对“双困”人员的就业托底机制,安置“双困”人员1784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增镇保4736人、农保929人,综保在册15.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投保39.5万人,年人均基金从330元提高到400元,报销率达到56%。65周岁以上农民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年满60周岁困难家庭老人入住敬老院每人每月发放伙食补助100元。社会救助“一口上下”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救助行为更加规范,全年累计救助各类人员29.8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7087万元。老龄事业深化发展,老年活动室达到251家,新增养老床位948张,为4906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与此同时,慈善救助、红十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安置和动迁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探索公开、公正、公平的安置方案,群众安居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本文由网站www.xuehuiba.com收集整理]。安置动迁居民14673户、面积157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建设有序推进,新开工196万平方米,结构封顶119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88万平方米,动迁安置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严格规范动迁行为,加强动迁过程管理,努力营造规范、统一、透明的动迁环境,切实维护了动迁居民利益。严格控制动迁总量,优先保证市、区重大工程动迁需要,全年共完成动迁基地130个,拆迁房屋6000户,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二横十六纵”道路建设已累计完成179公里,占规划的36.3%,在建122公里,占规划的24.7%。沪南公路东延伸、西乐路北段工程顺利完工通车,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川南奉公路北段、下盐公路西段等6条道路建设完成节点任务。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基本确立了开发建设和投融资平衡机制。建成41.2公里防御200年一遇高潮位一线海塘,启动50万伏变电站和高压线建设,敷设天然气中压管道80公里。
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稳步推进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万吨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南芦公路、横新公路污水管道工程竣工,完成了污水总管和污水支管建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管网覆盖地区污水纳管率达到65%,工业园区污水纳管率已经达到市规定的要求。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完成32家企业燃煤锅炉脱硫技术改造。周康黑臭河道整治、咸塘港整治等工程完成节点任务。万河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共疏浚中小河道1236公里。启动 “一镇一园”建设,新增绿地93公顷,新增林地6375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2%。
城镇管理力度切实加大。逐步完善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机制,一批道路沿线市容环境顽症得到有效治理,城镇面貌逐步改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有力,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不断加大,土地储备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探索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区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康桥镇社区建设试点稳步推进。启动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改造旧居住小区5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8292户。公共交通得到新的发展,基本完成汽车站改造工程和15个港湾式车站、13个候车亭建设,加大公交线路延辟调整,“村村通公交”工程正式启动,道路交通执法管理和宣传得到进一步加强,客运市场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四)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
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镇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教育经费统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镇财区管镇用”和“村财镇管村用”改革成效初显。积极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康桥、万祥、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规范化建设逐步展开;推进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新建3个镇和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区财政拨出1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村(居)委的扶持力度,直接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社新增29家,总数达到139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增5家,总数达到41家。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项目在建1个、立项3个,完成2.1万亩设施粮田项目建设任务。异地种养新增58户,总数达到880户,总产值4亿元。科技强农和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实施,水蜜桃、西甜瓜、鲜鸡蛋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农业功能得到拓展,休闲观光、农家乐等农业旅游功能挖掘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面貌持续改善。“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改善环境、维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率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样板村民小组和样板区域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样板村民小组创建2600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76.3%,完成样板区域创建20个。马路菜市场整治、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制等8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河道保洁基本实现全覆盖,82个村完成了“市村容整洁村”创建。航头海桥村等自然村落综合整治试点成效初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完成乡村等级道路建设30公里、乡村公路危桥改造20座、农桥改造381座。完成朝阳农场供水网和11个村的水网改造。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9426元,同比增长10.3%,近年来增幅首次突破两位数。大力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年纯收入的76.4%,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积极落实反哺政策,继续 www.xuehuiba.com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通过举办农博会、建立销售网站、开设专卖店、组织合作化销售等现代营销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经营性收入有效增加。
(五)民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就业促进取得新成效。全区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50.4%,净增就业岗位1.97万个、完成计划的164%。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搭建村级就业服务平台,成立70个村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完成各类就业培训近两万人次,推荐就业率达到90%。认真落实征地动迁失业、无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惠及人数达2.2万人。着力解决[本文由网站www.xuehuiba.com收集整理]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完善对“双困”人员的就业托底机制,安置“双困”人员1784人。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增镇保4736人、农保929人,综保在册15.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投保39.5万人,年人均基金从330元提高到400元,报销率达到56%。65周岁以上农民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年满60周岁困难家庭老人入住敬老院每人每月发放伙食补助100元。社会救助“一口上下”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救助行为更加规范,全年累计救助各类人员29.8万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7087万元。老龄事业深化发展,老年活动室达到251家,新增养老床位948张,为4906名老人提供了居家养老服务。与此同时,慈善救助、红十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安置和动迁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探索公开、公正、公平的安置方案,群众安居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本文由网站www.xuehuiba.com收集整理]。安置动迁居民14673户、面积157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建设有序推进,新开工196万平方米,结构封顶119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88万平方米,动迁安置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严格规范动迁行为,加强动迁过程管理,努力营造规范、统一、透明的动迁环境,切实维护了动迁居民利益。严格控制动迁总量,优先保证市、区重大工程动迁需要,全年共完成动迁基地130个,拆迁房屋6000户,面积达150万平方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党政报告,党政办述职报告,党政机关述职报告,报告汇报 - 党政报告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