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1、党员思想影响先进性体现。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党中未经过各级党校系统的培训。有的党员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很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对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在哪些方面认识模糊;有的党员对十五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大理解,甚至完全不理解;有的党员认为党的宗旨和宗教不矛盾,党员对自己所处行业职业道德满意度不高。这些情况表明,我镇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2、党员的经济状况影响先进性的体现。调查中发现,个别私营企业党员对员工不够关心,职工应该得到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有些农村、社区党员经济状况较一般群众差,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有些老年党员生活困难,靠组织上照顾只是杯水车薪,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还有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增多,使组织上管理难度增加。
3、从严治党的力度不足,影响党员先进性体现。当前许多党员特别是老年党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相当关注,随着社会上落后现象、经济中的无序现象、党内的腐败现象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侵蚀着党的肌体,一些腐败案件的查获曝光,使部分党员产生错觉,认为这么多高官、大官都要犯罪,本人作为普通党员发挥作用有啥用。同时,社会治安的不尽人意,也导致部分党员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意,影响先进性体现。个别干部工作作风差、作风不实,不以身作则,不执行党的政策法规,也一定程度对党员产生负面影响。
4、管理水平的不适应影响党员先进性体现。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管理的科学化。这方面不适应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缺乏目的性、预见性、规范性,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建立了多少制度。初级阶段的初级管理引发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次管理上;另一方面党务干部素质不适应。由于部分同志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着“抓经济实惠多,抓党务麻烦多”的心态,应付差事,个别党务干部文化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跟不上,显得力不从心。
四、工作措施:
调查结果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让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1、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个体素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须臾不可背离的理论依据,只有坚持这一理论指导,才能使党员管理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坚持每月一次党日活动的同时,可以让党员来轮流主持,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二能提高综合能力和兴趣。
2、要找准载体,分类管理,凸现基层党员先进性。以党校为主阵地,对全镇党员实行针对性轮训,让各行业党员在各自的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首先是按年龄层次提出不同要求。老党员要凭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将党支部的决议向群众做好宣传,为组织分忧;协调解决邻里矛盾,移风易俗;反对赌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把群众的意见、建议与要求及时反馈给党组织,努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中青年党员特别是有一定经营能力、有发展经济潜力的年轻党员,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努力开拓市场,积极探索新兴产业,示范、带动、帮助周围群众发展经济;并在执行政策、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兴办公益事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带好头。其次,是按行业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务农党员应突出一个“引”字。将重点放在带头从事高优农业或发展家庭工业上。通过先行示范、提供住处传授技术和帮助促销,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推动高效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带动农民群众致富。从事私营企业或大户营销的党员要突出一个“带”字。应正确把握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多雇用些非亲属群众,特别要带头顾及那些在致富过程中落了伍、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户。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要突出一个“聚”字。要敢于亮明身份,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配合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等工作;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协调解决劳资矛盾,把广大职工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同时要立足本职,争当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3、要严格党内生活制度约束党员,督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严格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和强化党内生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测评党员制度,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员要严格按组织条例处置,该劝退的劝退,该开除的开除,决不手软。同时必须拓宽视野,改正方法,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并举的原则下,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扩大党的先进基础。
4、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使所有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要按照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有利于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和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要采取建立档案落实具体责任长期跟踪联系的措施,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好。
第二、成立“保先”服务中心。一是进一步强化“双带”作用;二是镇村建立党员基金,结对帮扶凝聚人心;三是建立下岗党员登记制,拓宽就业门路,党组织要面向非公企业推荐下岗党员,有利于扩大党的覆盖面。
第三、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党务工作是党员管理的载体,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强化培训措施,造就跨世纪复合型党务管理人才。
第四、党组织要帮助党员掌握自强自立本领,使党员有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镇党委继续完善党员联系户上制度,落实党员“双带”作用,加强对党员致富技术培训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镇450名45岁以下党员进行分阶段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