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正文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0-16 11:56:2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414
概要:教学难点: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30-1835+4818+1225×40350-170370+120135-98350÷702.填空:加数+()=和一个加数=和-()3.求未知数X(口述):X+25=60140+X=760二、探求新知1.导入:出示减法算式:30-10=20要求:把这个算式转化成其它关系的式子:第一种:30-20=10第二种:10+20=30这个减法算式能转化成其它两种算式,减法各部分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它.板书课题: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学习例4:(1)出示例4的第(1)幅线段图:互相讨论:理解图意,列式并标明各部分名称,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30-18=12(米)名称:被减数减数差知道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教师提示:上述减法算式也可以写成差=被减数-减数交流后板书:30-18=12(米)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2)出示例4的第(2)、(3)幅线段图:讨论:通过看图与(1)题比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标签: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教学难点: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30-1835+4818+1225×40

  350-170370+120135-98350÷70

  2.填空:

  加数+()=和一个加数=和-()

  3.求未知数X(口述):

  X+25=60140+X=760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出示减法算式:30-10=20

  要求:把这个算式转化成其它关系的式子:

  第一种:30-20=10

  第二种:10+20=30

  这个减法算式能转化成其它两种算式,减法各部分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它.

  板书课题: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学习例4:

  (1)出示例4的第(1)幅线段图:

  互相讨论:理解图意,列式并标明各部分名称,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30-18=12(米)

  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知道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示:上述减法算式也可以写成差=被减数-减数

  交流后板书:30-18=12(米)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2)出示例4的第(2)、(3)幅线段图:

  讨论:通过看图与(1)题比较,你又知道了什么?

  (如果学生说不全面,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小结:

  通过看图知道②题已知被减数、差,求减数.

  ③题已知减数、差,求被减数

  从而归纳出: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教师板书两个关系式.

  启发学生思考:求减数和求被减数的方法为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被减数中包括减数和差两部分,去掉一部分就得另一部分,所以求减数用减法.把减数和差这两部分

www.xuehuiba.com

合起来就得被减数,所以求被减数用加法计算.

  3.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验算减法:

  (1)引导学生自读课本34页的“做一做”上面两句话,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验算时,如果用减数加差得到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去差得到减数,就是减法做对了.

  教师说明:因为减数加差得被减数的验算方法以前就学过了,所以今天我们主要用减法来验算减法.

  (2)反馈练习:34页“做一做”.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要看学生验算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对没有用减法验算的学生给予纠正.

  4.教学例5.

  (1)出示例5,求未知数X.

  ①X-48=35②135-X=98

  引导学生观察:X在两个减法算式中各是什么数?根据什么求未知数X?用什么方法计算?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

  (2)引导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3)反馈练习:例5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订正时指名口述求未知数X的根据.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被减数-()=差

  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

  (2)38-12=()

  38-()=12

  26+()=38

  2.练习八1题

  3.练习八3题

  4.判断:

  5.求未知数X(口述解题根据).

  540-X=80-64=174

  6.练习八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谁能说一说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应用这些关系,怎样检验减法和求未知数X?

  五、布置作业:练习八4题最后2个.

  六、板书设计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43—44页例1-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数和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能根据简便计算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类比迁移能力、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知识的迁移、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简便算法正确灵活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78=80-()99=100-()87=90-()

  101=100+()56=60-()

  2.口算.(出示两组算式,第一组为三位数加减整十或整百的数;第二组为三位数加减两位或三位数.)

  第一组 113+60 276+100 574+200 165-100 453-300

  第二组 113+59 276+98 574+198 165-97 453-299

  要求:让两名学生到前面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他同

  学和老师一起当好裁判.

  订正后教师宣布结果.如果学生有想法,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指出如果我们掌握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第二组题照样能算得很快.

  二、探究新知

  1.导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组加数或减数有什么特点?(第二组题的加数、减数都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简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第七册教学设计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