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政治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正文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12-03 16:15:32]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九年级政治教案   阅读:8702
概要: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教师设疑)在物物交换阶段,买卖双方只要相互认为对方的商品与自己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满意而归(当然这种可是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形成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教师讲解)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因而只要买卖双方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它们之间的交换就是等价交换。所以,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只要价格合理(价格与价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1)、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价值 = 价格)(板书) 教师引导过渡)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如,春节前夕,市场上出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标签:中学政治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教师设疑)在物物交换阶段,买卖双方只要相互认为对方的商品与自己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就可以成交,满意而归(当然这种可是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形成的),那么货币产生以后,商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教师讲解)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不管是卖方还是买方,都是商品与货币直接交换。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因而只要买卖双方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它们之间的交换就是等价交换。所以,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只要价格合理(价格与价值相符),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1)、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货币出现以后,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价值 = 价格)(板书)
  教师引导过渡)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原则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如,春节前夕,市场上出售的蔬菜、水果、鱼、肉、蛋等商品的价格一下子会比平时高二三成,甚至倍增;春节过后,这些商品的价格又有所回落。夏秋,是

www.xuehuiba.com

果蔬的旺季,此时的蔬菜水果的价格便宜,甚至论堆抛售。服装市场上,也常常看到服节性削价、甩卖。同是一件羽绒服,入冬时售价会比初冬时高得多。这种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1)、是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并指导划书第25页倒数第2段粗体字)
   2)、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提问)从上述所举实例中,你能说出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高于价值。如春节前,人们对蔬菜、水果、鱼、肉等商品的需求量大,所以价格高于价值;春节后,需求量减少,价格就回落花流水。对于时令服装,入冬时,买的人多,价格高于价值;初春买的人少,供过于求,卖主怕卖产品积压,影响资金周转,于是降价、甩卖,使价格低于价值。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正确。价格的涨落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的结果
   A.  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板书)
  (教师)供,就是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求,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数量。当市场上某种商品少了,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即供不应求时,买者竞相购买,自然会导致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于是,物价上涨;但市场上某种商品多了,供给超过了需求,即供过于求时,卖者竞相出卖,自然会出现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于是,物价下跌。“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划书第26页第1段)
  (教师设疑)市场上价格的这种上涨或下跌会是无止境的吗?(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价格的这种上涨或下跌始终是以价值轴心发生的,从长远和平均的角度看,价值与价格还是相符的,从而说明价格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里是突破价值规律表现形式这一难点的关键所在,也为后边讲价值规律作用打下基础。)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 )价格和供求之是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价格是不会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的。原因是:
   B.  价格的涨落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板书)
  总之,供求变化同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商品价值的上涨或下跌,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当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商品生产者的获利就减少,有些生产条件差的生产者会因亏损而破产;有能力的生产者(资金雄厚)则会减少生产或根据市场转产,什么商品有利可图就生产什么商品,这样,这种本来供过于求的商品就会因一些商品生产者破产、减产、转产而变得供不应求。由于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上涨,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别的商品生产者看到这种商品有利可图,就会必行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扩大,这样,就使本来供不应求的商品因生产扩大又变得供过求。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曲线: 例如,某一时期,假定社会对钢笔的需求量是50000支,在正常情况下,钢笔的价格是每支20元。如果市场上生产的钢笔超过了消费的需求(假定70000支)钢笔的价格下跌到每支15元。生产者会因无利可图破产、减产、或转产。由于一部分生产钢笔的厂家破产、一部分减产、一部分转产别的有利可图的商品,会使供过于求的钢笔市场变得供不应求(假定30000支)此时,钢笔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而上涨,假定涨到25元。这样,生产者处于有厚利可图的地位,别的生产者看到有利可图就会改行去生产钢笔。正因为价格和供求这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所以,价格不会距离价值太远,价格不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能无限制地下跌,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真正反映供求变化与价格与价格变动之间关系的图示应是:
  (提问)为什么在价格波动的曲线当中有一条直线作为轴心贯穿其中?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 )价格波动的曲线当中,有一条直接作为轴心贯穿其中,是因为商品的价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终究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关系对价格保能起影响作用(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涨或下跌。)这种价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正是价格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能距离价值太远的客观强制力量。例如,在相同条件下,一只玩具船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艘轮船的价钱高;一袋富强粉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比一袋麸子便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九年级政治教案中学政治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九年级政治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