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美术教案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正文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12-03 18:41:43]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中美术教案   阅读:8981
概要:牛顿色盘(油画,100厘米×73.7厘米,1912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和沃尔特•阿伦斯堡藏)库普卡(捷克)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当时被公认为是“正统的”(或称“原发的”、“经典的”),但根据诗人和立体主义理论家阿波利奈尔的说法,实际上它已被分化成四股力量,其中“奥尔甫斯主义”即是其中之一。奥尔甫斯(Orpheus)这个词,法语的意思是“同时的”,奥尔甫斯主义即指描绘事物在同一时间内的不同方面,也即光与色的同时性,故又称“奥尔甫斯立体主义”(Orpheus-Cubism)。这一基本原则构成了奥尔甫斯主义内在的生命力。艺术评论 www.xuehuiba.com 家阿波利奈尔选择了“奥尔甫斯主义”(Orphism)一词来形容他认为属于这一倾向的那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人包括: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弗朗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1879—1953)、费尔南德•莱热(Fer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2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标签:高中美术教案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牛顿色盘(油画,100厘米×73.7厘米,1912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和沃尔特•阿伦斯堡藏) 库普卡(捷克)
  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当时被公认为是“正统的”(或称“原发的”、“经典的”),但根据诗人和立体主义理论家阿波利奈尔的说法,实际上它已被分化成四股力量,其中“奥尔甫斯主义”即是其中之一。奥尔甫斯(Orpheus)这个词,法语的意思是“同时的”,奥尔甫斯主义即指描绘事物在同一时间内的不同方面,也即光与色的同时性,故又称“奥尔甫斯立体主义”(Orpheus-Cubism)。这一基本原则构成了奥尔甫斯主义内在的生命力。艺术评论

www.xuehuiba.com

家阿波利奈尔选择了“奥尔甫斯主义”(Orphism)一词来形容他认为属于这一倾向的那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人包括: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弗朗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1879—1953)、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1881—1955)、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1885—1941)以及库普卡(Frantisek Kupka,1871—1957)等,意在表明,一种完全弃绝具象表现而代之以纯色彩或色彩造型来传达情感的新艺术即将出现。
  阿波利奈尔曾这样评价奥尔甫斯主义:“这种艺术在描绘新的结构时,不是根据来自视觉领域的因素,而是根据完全由艺术家本人所创造的因素,并且使这种因素具有充分的真实性。奥尔甫斯艺术家的作品必须给人一种纯粹的审美乐趣,给人一种清晰明确的结构,同时又给人一种崇高的意义,亦即主题。这就是纯艺术。”事实上,阿波利奈尔在使用“纯艺术”一词时,并非指我们仅从字面上来理解的那种纯抽象的艺术,他仅仅是以此来界定那些并非完全以再现性的手法来描绘物象的表现形式,一种艺术家主观创造的“清晰明确的结构”。在1912年以前的这些画家的作品中,几乎还没有具备后来人们狭义地理解完全典型的奥尔甫斯性质的作品,它们只是在广义的“抽象的”意义上与这一运动保持着联系。
  库普卡生于捷克的奥波奇诺,年轻时曾在一个马具店做学徒,而老板则是当地一个著名的唯灵论者,这也影响到了库普卡,使他对神鬼之事和通神学发生了兴趣。这一直影响他一生,并充分反映在他作品中。库普卡后来去布拉格学习绘画,1892年又来到维也纳。在这期间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艺术家必须找到一种方式,使他可以把一切运动的物理特性和他的内心生活状态表现出来,并藉此抓住一切抽象的东西”。实际上,库普卡早在1909年就开始了抽象艺术的探索。这一年他在《第一步》一画中最早制作了一个彩色球体的抽象图案,暗示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他的这一主题在随后的《不定形》中继续发展,在1912年的《牛顿色盘》中达到完善,使之呈现出一个转动色环的、振动的抽象世界。他在这里创造的正反映了当时前卫理论家的共识,即艺术与现实和文学叙事无关,而是应像音乐一样以自己的方式表现。

(C)名词解释
明暗
明暗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即物体因受光而产生明暗上的变化。“明暗”在中国传统中往往以“阴阳”来描述,尽管“阴阳”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但也可以用在美术中来指事物一明一暗或一黑一白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而在西方,在古希腊的时候艺术家就已经有了关于明暗的意识,但直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家才开始对明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把它作为美术中重要的语汇加以运用。尤其在文艺复兴盛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系统地提出了“明暗造型法”之后,它就逐步成为西方艺术中塑造形体及其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重要语言方式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对于“明暗”的认识是不同的,因而其表现也就不同。西方艺术是以绝对的观念来看待明暗,因此事物必须“绝对地”处于光线的照射之下,其立体感、空间感和色彩的变化由此而产生。而中国艺术以“阴阳”的观念来看待事物,因此其明与暗也是相对的,它较之西方艺术中的明暗关系就更加自由。这样,明暗作为一种语言方式就形成了中西两种不同的语言面貌。
空间
空间也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状态,一切事物不论大小都具有一个生存的独立空间,它在物理上具有三维性(即长、宽、高,或者说上下、左右、纵深)特征,但在美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中却因为艺术家的主观表现而具有多维性。一般来说,绘画的空间是二维的,雕塑和建筑的空间则是三维的,所以它们呈现空间的方式就不同。尤其是绘画要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的感觉,以给人造成真实的幻觉(所以写实绘画又称“幻觉艺术”)。但这样,绘画也可以利用这种特点来建立多维的空间,而且不同类型的艺术创造空间的方式也不同。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使用同样的手段——明暗、透视、色彩等。
透视
透视是表现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把对象“合理”地表现出来。但在不同的文化下对透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就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研究透视,形成了自己的透视观。它表现透视的方法一是几何透视,即利用形体的几何形变化来形成透视空间;二是视觉透视,即利用事物的浓淡和色彩冷暖变化来产生空间透视的感觉;三是焦点透视,即利用事物向一个中心聚焦的办法产生透视空间。而中国的办法就不同,中国艺术采用移动的视点,因而形成了所谓的“散点透视”,即不同事物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之中,通过其相互关系形成透视空间。
构图
构图就是按照艺术家的需要把一些形象安排在一起,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以表达艺术家的某种意图。但是这种“安排”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则的。在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有许多艺术家和学者对美术中的

www.xuehuiba.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教案范文免费教案下载 - 美术教案 - 高中美术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