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答案《曹刿论战》《商鞅变法》比较阅读答案» 正文

《曹刿论战》《商鞅变法》比较阅读答案

[11-29 06:17:31]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449
概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14分)【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商鞅变法(有删节)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
《曹刿论战》《商鞅变法》比较阅读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xuehuiba.com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14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商鞅变法(有删节)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2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公将鼓之 有一人徙之
B、问:何以战? 以明不欺
C、孝公既用卫鞅 既克,公问其故
D、战于长勺 怯于私斗
28.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1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
3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言令便者。
31.比较[甲][乙]两文内容可以知道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其共同点:_____________不同点:甲文 乙文
参考答案:www.xuehuiba.com
27、D 28、D
29、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30、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说法令方便的
31、取信于民 抓住最佳的进攻时机和追击时机 违法必究,执法严明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