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546次
概要: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 初读课文。听录音,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3 检查自学情况。读词语。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5 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6题。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教学过程1 复习检查。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班校对订正。解释词语。2 学习课文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3 学习课文第二段。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榕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标签: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 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5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6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班校对订正。
解释词语。
2 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 学习课文第二段。
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的?
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子灯片出示。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在和茂盛?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不有哪些原因?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闪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题。
读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1 明确学习任务。
2 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鸟儿了吗?
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找到一对反义词。
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作者写鸟多,用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呢?
归纳段意。
3 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指名读课文。
“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依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 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 学会5个生字,13个词语的意思。
3 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光,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作用。
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
导入:春游是同学们是愉快的活动。在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作家眼中,春游的小朋友是什么样儿的?在她看来,少年儿童像什么?
出示课题。
简介作者冰心。
2 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给课文分段。
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 上下方学和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读准带点的字。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来第1、2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选择正确的读音。
看拼音写词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2 学习课文第一段。
听录音。
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
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
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3 学习课文第二段。
自读第3自然段,找邮作者联想的句子。
理解这句的意思。
这一句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4 学习课文第三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体会联想的作用。
熟读第6自然段。
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5 总结。
配乐朗读课文。
www.xuehuiba.com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 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5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6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班校对订正。
解释词语。
2 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 学习课文第二段。
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的?
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子灯片出示。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在和茂盛?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不有哪些原因?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闪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题。
读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1 明确学习任务。
2 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鸟儿了吗?
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找到一对反义词。
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作者写鸟多,用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呢?
归纳段意。
3 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指名读课文。
“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依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 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 学会5个生字,13个词语的意思。
3 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光,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作用。
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
导入:春游是同学们是愉快的活动。在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作家眼中,春游的小朋友是什么样儿的?在她看来,少年儿童像什么?
出示课题。
简介作者冰心。
2 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给课文分段。
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 上下方学和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正确书写带点的字。
读准带点的字。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来第1、2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选择正确的读音。
看拼音写词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2 学习课文第一段。
听录音。
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
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
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3 学习课文第二段。
自读第3自然段,找邮作者联想的句子。
理解这句的意思。
这一句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4 学习课文第三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体会联想的作用。
熟读第6自然段。
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5 总结。
配乐朗读课文。
www.xuehuiba.com
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1 学习课文第四段。
齐读第9自然段。
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2 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完成课后第3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重点写春光还是写儿童?
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我的战友邱少云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詹天佑
- ·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 · 草船借箭3
- · 草船借箭 2
- · 草船借箭 1
- · 古诗两首 2
- · 古诗两首 1
- · 咏 梅 2
- · 鸟的天堂 3
- · 六年制小学毕业语文自测题
推荐热门
- · 詹天佑 1
-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关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人物的引出
- · 结课设计一 二 三
- · 11 将相和参考教案二
- · 11 草船借箭
- · 夜莺的歌声
- · 24* 向命运挑战
- · 《我盼春天的荠菜》浙教版
- ·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网友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