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免费教学设计-课桌有多长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900次
概要: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桌子有多长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电化教具:电脑,投影仪。学生学具:直尺,提供了两道测量题目的小纸条(上课前老师事前准备好的)二、 创设情境1.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课桌的长度的?”学生提出各种量法,例如用手,用铅笔,用笔盒……2.实际测量:分别统一用手量,然后再统一用铅笔,用笔盒量,把学生测量的结果分类记录在黑板上。 3.根据测量结果,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一样的。4.那么,有什么工具使得不同的人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想到了直尺。 www.xuehuiba.com 三
数学免费教学设计-课桌有多长,标签: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
桌子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电化教具:电脑,投影仪。
学生学具:直尺,提供了两道测量题目的小纸条(上课前老师事前准备好的)
二、 创设情境
1.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课桌的长度的?”
学生提出各种量法,例如用手,用铅笔,用笔盒……
2.实际测量:
分别统一用手量,然后再统一用铅笔,用笔盒量,把学生测量的结果分类记录在黑板上。
3.根据测量结果,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4.那么,有什么工具使得不同的人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学生想到了直尺。
www.xuehuiba.com三、 建立模型
1.初步认识直尺
幻灯片出示一直尺,让学生观察,从直尺上,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刻度,刻度值,单位
2.进一步认识直尺
从直尺上你能找到1cm的长度吗?
你能找到6cm的刻度吗?
从哪个刻度到6cm这个刻度才是6cm的长度?
3.直尺的使用
A播放课件,出示一些测量的错误示范,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从而感受正确的测量方法。
B 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总结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四、 理解与应用
1.试试测量小纸条中的第一题。
请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测量方法,用投影仪投影测量过程。
Tag: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数学免费教学设计-《比较》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
- ·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 · 11~20各数的认识(二)
- · 11--20各数的认识(一)
- · 9加几
- · 9加几-应用题
- · 8加几
- · 7加几-应用题
- · 7加几
推荐热门
- ·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 · 十几减7
- ·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 · 飞行表演 - 北师大版
- · 立体图形的拼组
-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 · 乘车 - 北师大版
-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
- · 数学免费教学设计-比多少
- · 数学免费教学设计-8 ,7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