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学设计-小数的性质» 正文

数学教学设计-小数的性质

[10-16 11:56:2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774
概要: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第100—101页例1—例4。【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过程(www.xuehuiba.com)】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找等量关系。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2.思考探索。(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
数学教学设计-小数的性质,标签: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八册第100—101页例1—例4。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www.xuehuiba.com)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www.xuehuiba.com

  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灵活运用教科书上的例子进行教学。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相等关系,分析左右变化情况,得出小数性质的内容。照用教科书上的例子,但不照抄例子的变化过程。]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让学生观察投影出示的正方形等分图(见下图),回答老师的提问:

  (1)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0.1)这样的三份呢?(0.3)叠片演示由图(1)成图(2)。(板书:0.3)

  (2)叠片演示由图(2)成图(3)后问:现在这样来分,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多少份?(30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板书:0.30)

  (3)(再次演示叠片图(2)→图(3))小数由0.3到0.30,引导学生去思考: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2.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3=0.30”,从中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板书: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