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1册音乐教案
[12-03 17:27:56]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初中音乐教案 阅读:8240次
概要: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过去的冬不拉音域较窄,后经过改造增加了冬不拉的品位,音域扩大,音量增加,还分出了许多种类。除了最高音的冬不拉十四根弦外,其余的多是两根弦,定弦基本上都是以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在两个八度以上。 马头琴:据传在12世纪成吉思汗年代就出现了马头琴。马头琴也是两根弦,但它弓上的马尾不象二胡那样夹在两根弦之间,而是与琴分开的,如同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弓一样。马头琴与胡琴的最大差别在于共鸣箱的形状不一样,有正梯形,也有倒梯形,音色淳美、悠扬,适于抒情,总能让人联想起广阔的大草原。它可以为民歌、舞蹈伴奏,可以参与合奏,还可以作为独奏乐器。马头琴诞生在蒙古族地区,他的蒙古名称在东蒙称作“莫林胡尔”。 巴乌:哈尼族人喜爱的“各比”、傣族人常说的“拜”、彝族人吹奏的“比鲁”或“乌勒”,都是指的同一种乐器,即巴乌。 巴乌的形状很象笛或箫,但它的构造除一根竹管外,还有簧片,而且此簧片与笙的簧片不同,笙的簧片为一音一片,而巴乌却可以用一个簧片吹出九个音。巴乌的竹管上开有八个孔,前面七个,后面一个。 (3)
苏教版第11册音乐教案,标签:初中音乐教案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过去的冬不拉音域较窄,后经过改造增加了冬不拉的品位,音域扩大,音量增加,还分出了许多种类。除了最高音的冬不拉十四根弦外,其余的多是两根弦,定弦基本上都是以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在两个八度以上。
马头琴:据传在12世纪成吉思汗年代就出现了马头琴。马头琴也是两根弦,但它弓上的马尾不象二胡那样夹在两根弦之间,而是与琴分开的,如同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弓一样。马头琴与胡琴的最大差别在于共鸣箱的形状不一样,有正梯形,也有倒梯形,音色淳美、悠扬,适于抒情,总能让人联想起广阔的大草原。它可以为民歌、舞蹈伴奏,可以参与合奏,还可以作为独奏乐器。马头琴诞生在蒙古族地区,他的蒙古名称在东蒙称作“莫林胡尔”。
巴乌:哈尼族人喜爱的“各比”、傣族人常说的“拜”、彝族人吹奏的“比鲁”或“乌勒”,都是指的同一种乐器,即巴乌。
巴乌的形状很象笛或箫,但它的构造除一根竹管外,还有簧片,而且此簧片与笙的簧片不同,笙的簧片为一音一片,而巴乌却可以用一个簧片吹出九个音。巴乌的竹管上开有八个孔,前面七个,后面一个。
(3) 分个欣赏,感受音色。
(4) 对比辨别。
5. 小结。
6. 结束下课。
苏教版第11册音乐教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过去的冬不拉音域较窄,后经过改造增加了冬不拉的品位,音域扩大,音量增加,还分出了许多种类。除了最高音的冬不拉十四根弦外,其余的多是两根弦,定弦基本上都是以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在两个八度以上。
马头琴:据传在12世纪成吉思汗年代就出现了马头琴。马头琴也是两根弦,但它弓上的马尾不象二胡那样夹在两根弦之间,而是与琴分开的,如同西洋乐器小提琴的弓一样。马头琴与胡琴的最大差别在于共鸣箱的形状不一样,有正梯形,也有倒梯形,音色淳美、悠扬,适于抒情,总能让人联想起广阔的大草原。它可以为民歌、舞蹈伴奏,可以参与合奏,还可以作为独奏乐器。马头琴诞生在蒙古族地区,他的蒙古名称在东蒙称作“莫林胡尔”。
巴乌:哈尼族人喜爱的“各比”、傣族人常说的“拜”、彝族人吹奏的“比鲁”或“乌勒”,都是指的同一种乐器,即巴乌。
巴乌的形状很象笛或箫,但它的构造除一根竹管外,还有簧片,而且此簧片与笙的簧片不同,笙的簧片为一音一片,而巴乌却可以用一个簧片吹出九个音。巴乌的竹管上开有八个孔,前面七个,后面一个。
(3) 分个欣赏,感受音色。
(4) 对比辨别。
5. 小结。
6. 结束下课。
苏教版第11册音乐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Tag:初中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教案范文,免费教案下载 - 音乐教案 - 初中音乐教案
上一篇:苏教版第12册音乐教案
最新更新
- · 五年级 刨洋芋
- · 五年级 亲爱的回声
- · 五年级 土拨鼠
- · 《只要妈妈露笑脸》
- · 走近京剧
- · 学吹牧童笛3
- · 五年级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 · 小学一年级音乐牧童
- · 小学一年级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
- · 小学一年级音乐《闪烁的小星》教案(2课时)
推荐热门
- ·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 · 《小乌鸦爱妈妈》
- · 白帆
- · 《摘草莓》
- · 快乐的节日
- · 我是这样进行歌表演的
- · 初一音乐 岭南春早
- · 小学一年级音乐《闪烁的小星》教案(2课时
- · 学吹牧童笛3
- · 弦乐器家族——西洋管弦乐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