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际大专辩论赛: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樊登:对方辩友讲来讲去,讲的都是善与美的关系,孔老夫子就说过“美则美矣,未尽善焉”,美与善根本就不是同 样的关系。
郑玉?:对方辩友刚才说,观众说我不美就是错了,我可没这么说。有人觉得我不美的话,那么就是审美的角度不同 ,而您觉得我美的话,您是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到我的美。但这不等于说,有人觉得我丑,我的脸就马上变成母夜叉了。
郭宇宽:我们还是把今天的辩题从对方同学的脸拉回到美的讨论上吧。对方同学说,对美的讨论要分角度,那为什么 换了一个角度就是唐诗的美,再换一个角度就是宋词的美。假如美像身高一样客观的话,绝不可能换了一个角度,我的高度就 比乔丹更高呀!
陈瑞华:一个事物有美的特性,有丑的特性,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当然能看到不同的特性。请问对方同学,善良是不 是内在美?
……
郭宇宽:对方同学说善良是一种美,可是我们知道什么是客观存在呢?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才是客观存在。善是 什么?本来就是人的主观意志,这还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吗?
何晓薇:但是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美是真和善的统一,对方难道要质疑吗?对方难道要说美是不真和不善的统一吗 ?
路一鸣:如果美是真和善的统一,如果真和善本来就是合二为一,那为什么现在有个成语叫“尽善尽美”,为什么还 要说追求真善美,为什么不说追求真善善呢?
郑玉?:对方辩友是不是要告诉我们善不是客观存在的呢?难道你认为打抢也是一种善,行为美可以因为你的主观意 识而随便更改呀!
……
路一鸣:就算我们承认善良也是内在美,那么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善良到底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郑玉?:对方怎么能说善良是主观感受呢?难道对方要告诉我,你主观情感不好的时候,帮一个老婆婆过马路,就觉 得那是一种恶行吗?
樊登:我们来谈论一个实例好不好?为什么同样是杨柳,在李白口中就是“风吹柳花满殿香”,到了郑谷那里就是“ 杨花愁煞渡江人”,这是为什么?
何晓薇:不管他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审美杨柳,可是杨柳毕竟是杨柳,对方能够说,因为许许多多的哲人对太空的理 解都不一样,那么银河系就不再美丽了吗?
路一鸣:杨柳始终是杨柳,可有没有说过杨柳的美始终是杨柳的美呀?对方辩友你论证的是客观存在,还是客观的美 呢?
陈瑞华:就算我们没有具体论述杨柳的美,但是杨柳的美就因此而不存在了吗?
郭宇宽:杨柳是因为人去欣赏它,其中投入了人的主观感情,这才是美,这才是审美意义的所在,假如它始终是美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审美呢!
郑玉?:杨柳的美是客观存在呀,否则的话对方辩友要告诉我们,由于我们没有感受到杨柳的美,那么杨柳的美,大 自然的美都不存在了吗?那么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
……
郑玉?:那么请问对方辩友,长城的美存不存在呢?
路一鸣:对方辩友请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长城的美?
陈瑞华:我方问的是长城的美呀!有没有人说长城的美只是小家子气呀!
郭宇宽:长城的美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是非常的美,可是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人在长城砍杀日本侵略者的时候,那么 日本侵略者会不会觉得它美?
郑玉?:所以长城的雄伟美是大家的共同认识。
主席:下面请双方自由人做第二次发言。
胡渐标:对方同学的论点只有两个,第一要解决为什么每个人有不同美的感受,惟有说美是主观感受,那才能解释; 第二个论点说,为什么这是美,那是丑,惟有美是主观感觉才能解释。今天我们基本不能感受北极的冷,但是我们能说这个冷 就不存在吗?因为冷和冷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对方辩友还要把冷的感受和冷混合在一起的话,是不是有离题之嫌呢?
谭琦:如果美和美的感受不是客观统一的话,那么美反映客观存在的时候,就必然有对错真假之分,可是我们谈了这 么多美的角度、美的欣赏,您能告诉我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吗?和对方清谈主观客观,不如我们拿出一个具体的客观 实例来请问对方辩友(谭琦举着一支玫瑰花),在大家的眼中,这是不是同一支花,但在大家心中是不是有不同的美的感受? 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赏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很无情,“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 流”。缘是什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可我们的主观却是“一种相思,两 处闲愁”。
主席:请反方三辩总结陈词。
路一鸣:在对方的口若悬河之下,非但不能自圆其美而且还有几点非常明显的美中不足。第一对方的立论基础无非是 说:美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所以对方自由人告诉我们,这本唐诗到了国外,就算这个人没有看过,也会觉得它是美 的,如果这本唐诗从来就没有人看过,有没有人觉得它美呢?请问,对方二辩没有人去欣赏她的话,有没有人觉得她美呢?其 实,对方论证的是美可以脱离一部分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那是因为另一部分人主观上认为它美。我们知道,我们从来没有见 过西施貂婵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人们一提起西施、貂婵就想到了美呢?那是因为美是人们流传下来的口碑,它具有主观的普遍 性。第二,对方又把美与善混为一谈,对方又说美和丑是可以统一的,那么就是说,美可以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 而存在,因而它对人应该有影响,不过如果我们没有感到美的话,它对我们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美的作用又在哪里呢?下面我总结我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