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遗传”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第 24题为: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试卷提供了 4个话语片段:
(1)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衍过程
(2)这种繁衍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3)在这同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4)这种繁衍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标准答案可以从以下两种表述中任选一种:
(a)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生物自身繁衍过程叫做遗传。
(b)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生物自身繁衍过程。
我在主持 2003年全国高考福建省考区语文试卷评阅工作时发现,虽然从题目提供的材料到标准答案,文字差别不大,“整合”程序也不算复杂,但是考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基本相符的并不多。
以答案 (b)为例,技术上很简单,只需要考生进行一般性的语言整合,就可以完成。具体程序基本上可以分作三步:第一步,删除材料 (2)、(3)、(4)和材料 (1)语义信息重复的部分;第二步,几处非关键性增补;第三步,低难度的组装。
按这三个步骤处理过的原材料重新显示如下:
(1)遗传是 (指)一种生物自身繁衍过程 (。)
(2)这种繁衍将 (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
(3)在这同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
(4)这种繁衍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的)
重新组装后的话语认知顺序为:
遗传是 (指) + (2) + (3) + (4)
也就是说,删除上述话语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添加带括号的文字和标点,无须变动序号,把(2)、(3)、(4)依次插入 (1)的判断词“是”(指)之后,即是答案 (b)。
这几乎是一道送分题,一种并不复杂的文字、标点组装,但考生得高分的寥寥无几。
- · 台湾语文试卷一
- · 台湾语文试卷二
- · 台湾语文试卷三
- · 台湾语文试卷四
- ·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 · 中考作文审题
- · 谈北京中考语文阅读的开放性试题
- · 2014年高考作文与新课标能否达成默契
- · 忧虑新课程语文高考
- · 北大2014年自主招生、保送生等提前选拔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