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答案“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及翻译» 正文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及翻译

[11-05 05:36:4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844
概要: 自知之明①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③,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④。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⑤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白见之谓明⑥。注释①选自《韩非子.喻老》。 ②患:担心。③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④睫:眼毛。⑤庄蹻(j< ):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⑥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阅读训练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蜀之鄙有二僧C.吾欲之南海 D.何陋之有2.翻译句子。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译文: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4.请用两个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xuehuiba.com

自知之明①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③,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④。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⑤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白见之谓明⑥。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喻老》。 ②患:担心。③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④睫:眼毛。⑤庄蹻(j< ):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⑥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蜀之鄙有二僧 C.吾欲之南海 D.何陋之有
2.翻译句子。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
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4.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述文章论点,并仿照再写两个短语。
5.谈谈你对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A.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B.结构助词的;C.动词,去、往、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2.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3.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比喻论证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译文

  楚王想要攻打越国,庄子谏阻说: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王说:(越国的)内政混乱,兵力削弱。庄子说: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从被秦、晋打败,丧失国土几百里,这(说明我们的)兵力是软弱的。庄蹻在国内作乱,而官吏镇压不住,这(说明我们的)内政是混乱的。(所以)大王的兵弱和政乱不亚于越国,可是还要攻打越国,这就是人的见识如同自己的眼睛一样啊!大王于是放弃了(攻打越国的想法)。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认识别人,而在于认识自己。所以说:能自己看清自己叫作‘明智’。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