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答案“晏子聘鲁”阅读答案及翻译» 正文

“晏子聘鲁”阅读答案及翻译

[11-05 05:36:4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649
概要: 莫众而迷①晏子聘②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③’,今寡人与一国虑④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⑤于季氏⑥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注释①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韩非子》,韩非作,今存有五十五篇,它的文章以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见长,善于用浅近寓言说明抽象的道理。②聘:访问。古代诸侯派大夫访问诸侯叫聘。③莫三人而迷:凡事不和大家商议,就要迷惑。古代以三人为众,因此莫三人而迷,,也叫莫众而迷。④虑:商议,谋虑。⑤一言:都说一样的话。⑥季氏:鲁国执政的贵族季孙氏。阅读训练1.下列句中一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今寡人与一国虑之 B.一人失之C.一言于季氏之私 D.而或长烟一空2.晏子和哀公对莫三人而迷
“晏子聘鲁”阅读答案及翻译,标签: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xuehuiba.com

莫众而迷①
  晏子聘②鲁,哀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③’,今寡人与一国虑④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⑤于季氏⑥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韩非子》,韩非作,今存有五十五篇,它的文章以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见长,善于用浅近寓言说明抽象的道理。②聘:访问。古代诸侯派大夫访问诸侯叫聘。③莫三人而迷:凡事不和大家商议,就要迷惑。古代以三人为众,因此莫三人而迷,,也叫莫众而迷。④虑:商议,谋虑。⑤一言:都说一样的话。⑥季氏:鲁国执政的贵族季孙氏。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一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今寡人与一国虑之 B.一人失之 C.一言于季氏之私 D.而或长烟一空
2.晏子和哀公对莫三人而迷有什么不同理解?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3.晏子认为鲁不免于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总结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D (AD.全 B.第一个 C.一样的)2.哀公认为,凡事不和三个人商议,就要迷惑;晏子认为是第一个人错误,第二个人正确,再有第三个人(共同谋虑)就足以为众了。3.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4.莫众而迷;做事不和众人商议,就会迷惑。
译文

  晏子访问鲁国,鲁哀公问(他)说:俗语说:‘凡事不和三个人商议,就要迷惑。’现在,我(凡事)和全国人商议,鲁国还是避免不了混乱,这是什么原因呢?晏子说:古人所说的‘莫三人而迷’,是第一个人错误,第二个人正确,再有第三个人(共同谋虑)就足以为众了。所以叫‘莫三人而迷’。(可是)现在鲁国的群臣,人数上千上百,却都按季氏(一派)的私心需要说一样的话,尽管人数并非不多,但是说话的只能等于一个人,怎能是‘三’呢?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聘鲁”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