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范文频道报告汇报调研报告关于中部六省如何崛起的战略举措比较研究» 正文

关于中部六省如何崛起的战略举措比较研究

[10-16 11:14: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调研报告   阅读:8672
概要:3、加大实施对外开放的力度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任何一个区域,不管其发展阶段如何,经济实力怎样,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区域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中部六省都意识到只有立足于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优势,加大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把本地的生产要素和外部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本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促进本地区的早日崛起。山西省把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放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加以谋划和发展,河南在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目标时,注意到必须实行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整合区域资源和经济优势,建设成开放型经济区。安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时,提出既要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又要开展中部合作,还要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湖南提出要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圈,寻求跨区域大中城市的有力支持带动,更好的发展自己。江西把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具体定位为“对接长珠闽(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建设三
关于中部六省如何崛起的战略举措比较研究,标签: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xuehuiba.com
3、加大实施对外开放的力度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任何一个区域,不管其发展阶段如何,经济实力怎样,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区域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中部六省都意识到只有立足于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优势,加大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把本地的生产要素和外部的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本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促进本地区的早日崛起。
山西省把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放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中加以谋划和发展,河南在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目标时,注意到必须实行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整合区域资源和经济优势,建设成开放型经济区。安徽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时,提出既要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又要开展中部合作,还要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湖南提出要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圈,寻求跨区域大中城市的有力支持带动,更好的发展自己。江西把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具体定位为“对接长珠闽(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技术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良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以及沿海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湖北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进一步扩大、加深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上,把产业发展的视角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中,注重现实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的结合。
4、立足本地优势,建立现代制造业
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和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的发展还相当滞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将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从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改革以前由于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国有企业来承担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有企业享有资源要素配置的垄断优势,因此,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对企业发展的放权让利和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各地开始按照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比较利益发展制造业,这造成的结果是各地之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雷同。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生产要素开始在地区间自由流动,结果中部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资源垄断优势局面被打破,存量和增量要素开始向东部沿海流动,导致中部产业被替代,制造业发展严重萎缩。中部地区要振兴制造业,离不开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只有将地区比较优势和产品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如山西把优势的化学和医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作为了自己的攻坚目标,河南把生物医药、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现代中药等作为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安徽把化工、能源、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等作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湖南把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作为了重点发展的产业。
(二)中部六省不同战略举措比较
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举措中,各省根据自己的省情、区域特色出台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有很大的不同。
江西:江西的对外开放战略很有特色,鉴于其在地理区位上离长三角、珠三角、闽南比较近的优势,提出了“对接长珠闽(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技术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良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以及沿海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的发展战略。江西在经济发展中有煤电运、资金、人才三大突出矛盾。煤电方面,在现有电力装机容量的基础上挖潜增效,增加电力供应70万千瓦,实施错峰用电措施,制定合理的峰谷电价,加快煤炭生产,保持煤炭合理库存;资金方面,着力解决企业信贷担保问题,加快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全面推行农村信用社改革;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快培养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大力培育企业经营者和重点学科带头人。
湖南:湖南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广东,而广东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非常强的一个省。到目前为止,广东境内的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区之一。由于紧邻广东的优势区位,因此湖南提出了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协作圈的“南进”战略,希望通过和广东的经济协作,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湖南的经济发展。湖南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它把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提升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工业四大传统产业,特别是把销售收入率先过1000亿元的机械装备制造业、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卷烟制造业、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作为了其发展的重点。
湖北:打造以武汉为核心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是其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振兴湖北,首先应振兴武汉和武汉城市圈,只有武汉发展了,辐射力增强了,才能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发展名牌经济和县域经济是湖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名牌经济,只有注重产品的质量,打造产品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某种垄断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的科技投入和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基础,湖北的县域经济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只有通过把乡镇经济和块状经济作为支撑,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才能促进湖北的振兴。
河南: 河南省是中部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工业的发展,提高其城镇化水平是其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支持政策,如2010年12月21日宣布免除农业税,2010年起全面取消农民义务工、积累工,并在农村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筹资6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31个贫困县农村中小学生上学“双免”,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等。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河南提出应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依托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拓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现代工业方面,提出要在生物医药、电子材料、纳米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产业化前景明朗、具有市场潜力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特色、基础雄厚、技术一流、市场占有率高的先进工业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