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443次
概要: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三、教具准备 1.琥珀实物。 2,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是讲科学家根据一个实物展开想象的,题目叫《琥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怕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这几块都是琥珀。(出示琥珀实物,让学生传看,) 2.课文中讲的一块琥珀和刚才传看的琥珀有什么不同?(课文中讲的那块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个蜘蛛。)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玻璃,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从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标签:小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三、教具准备
1.琥珀实物。
2,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是讲科学家根据一个实物展开想象的,题目叫《琥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怕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这几块都是琥珀。(出示琥珀实物,让学生传看,)
2.课文中讲的一块琥珀和刚才传看的琥珀有什么不同?(课文中讲的那块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个蜘蛛。)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玻璃,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几是讲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是讲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
(3)请学生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
1.提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讲琥珀形成经过的那一部分。想一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二题。 2。学生按要求阅读思考,也可同座讨论。
3.检查交流。
(1)形成一块普通的琥珀要哪些条件?(要有松树滴下的松脂,被埋在泥沙里面,经过几千年上万年的时间,才能变成琥珀。)根据需要的这些条件,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在一万年前,长着许多老松树的树林里,远处还有海在翻腾怒吼。)
(2)形成课文中讲的这样一块特殊的琥珀,还要有哪些特别的条件?(一是在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挨得很近的时候:刚好有一滴松脂滴下来;二是滴下来的这滴松脂要很大,能够把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都包在里头。)什么时候松树才会滴下这么大的松脂呢?(要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所以课文中说“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3)科学家正是根据形成琥珀需要的这些条件,来想象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情形的。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句子,“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事情很凑巧?(从“刚”“突然”“一大滴”“刚好”“一齐”等词语可以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科学家这样想象是很合理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凑巧,就不可能形成这样一块琥珀。
(4)出示挂图,请学生指着挂图讲述这块玻拍的形成经过。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展开合理的想象》。 </P><P></P><P></P><P></P><P>
展开合理的想象
(读写例话)
教学要求
使学生懂得写作文要展开想象,想象必须合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自学,理解例话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例话,想一想,这篇例话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2.学生自学。
3.讨论。
(1)这篇例话讲了一些什么内容?(讲了写文章要展开想象,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为例子,说明作者是怎样展开合理想象的。)
(2)例话是怎样说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想象的合理的?(小女孩擦燃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在火柴的亮光里,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蚜,这些描写都符合小女孩当时的情况。例话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作者想象的合理:第一个方面,小女孩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她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得到欢乐,得到别人的疼爱;第二个方面人小女孩是在冻死以前神志不清时产生的幻觉。)
二、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加深对例话的理解
《琥珀》这篇课文中,科学家对那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的想象也很合理,你们能不能分析一下?
三、联系学生作文,体会怎样在作文时展开合理的想象 1、举续写《穷人》的练习中想象合理和想象不合理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
2.举学生其他作文中想象合理和想象不合理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
四、简单小结
以后作文的时候,不仅要把事实写清楚,还要练习展开合理的想象,使作文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P><P>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2.辨析多音字、多义字,练习为多义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3.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练习给句子加标点。
4、以“最看不惯的是什么”为话题,练习听话说话。
5.独立阅读短文,理解主要内容。
6.练习写读后感。
二、教具准备
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一题和第五题的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练习要求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道题。
二、练习第一、二、三题
1、布置自学自练: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第一、二、三题。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要求读的就读,要求写的就写,要求说的就说。
2、学生按要求自己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酌情辅导。
3.讨论交流。&nb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三、教具准备
1.琥珀实物。
2,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是讲科学家根据一个实物展开想象的,题目叫《琥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怕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这几块都是琥珀。(出示琥珀实物,让学生传看,)
2.课文中讲的一块琥珀和刚才传看的琥珀有什么不同?(课文中讲的那块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个蜘蛛。)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玻璃,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几是讲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是讲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
(3)请学生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
1.提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讲琥珀形成经过的那一部分。想一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二题。 2。学生按要求阅读思考,也可同座讨论。
3.检查交流。
(1)形成一块普通的琥珀要哪些条件?(要有松树滴下的松脂,被埋在泥沙里面,经过几千年上万年的时间,才能变成琥珀。)根据需要的这些条件,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在一万年前,长着许多老松树的树林里,远处还有海在翻腾怒吼。)
(2)形成课文中讲的这样一块特殊的琥珀,还要有哪些特别的条件?(一是在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挨得很近的时候:刚好有一滴松脂滴下来;二是滴下来的这滴松脂要很大,能够把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都包在里头。)什么时候松树才会滴下这么大的松脂呢?(要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所以课文中说“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
(3)科学家正是根据形成琥珀需要的这些条件,来想象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情形的。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句子,“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事情很凑巧?(从“刚”“突然”“一大滴”“刚好”“一齐”等词语可以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科学家这样想象是很合理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凑巧,就不可能形成这样一块琥珀。
(4)出示挂图,请学生指着挂图讲述这块玻拍的形成经过。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展开合理的想象》。 </P><P></P><P></P><P></P><P>
展开合理的想象
(读写例话)
教学要求
使学生懂得写作文要展开想象,想象必须合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自学,理解例话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例话,想一想,这篇例话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2.学生自学。
3.讨论。
(1)这篇例话讲了一些什么内容?(讲了写文章要展开想象,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为例子,说明作者是怎样展开合理想象的。)
(2)例话是怎样说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想象的合理的?(小女孩擦燃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在火柴的亮光里,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蚜,这些描写都符合小女孩当时的情况。例话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作者想象的合理:第一个方面,小女孩长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她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得到欢乐,得到别人的疼爱;第二个方面人小女孩是在冻死以前神志不清时产生的幻觉。)
二、联系学过的其他课文,加深对例话的理解
《琥珀》这篇课文中,科学家对那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的想象也很合理,你们能不能分析一下?
三、联系学生作文,体会怎样在作文时展开合理的想象 1、举续写《穷人》的练习中想象合理和想象不合理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
2.举学生其他作文中想象合理和想象不合理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
四、简单小结
以后作文的时候,不仅要把事实写清楚,还要练习展开合理的想象,使作文的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P><P>
基础训练3
一、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2.辨析多音字、多义字,练习为多义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3.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练习给句子加标点。
4、以“最看不惯的是什么”为话题,练习听话说话。
5.独立阅读短文,理解主要内容。
6.练习写读后感。
二、教具准备
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一题和第五题的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练习要求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道题。
二、练习第一、二、三题
1、布置自学自练: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第一、二、三题。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要求读的就读,要求写的就写,要求说的就说。
2、学生按要求自己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酌情辅导。
3.讨论交流。&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Tag: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古诗三首》备课体会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詹天佑
- ·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 · 草船借箭3
- · 草船借箭 2
- · 草船借箭 1
- · 古诗两首 2
- · 古诗两首 1
- · 咏 梅 2
- · 鸟的天堂 3
- · 六年制小学毕业语文自测题
推荐热门
- · 詹天佑 1
-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关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人物的引出
- · 结课设计一 二 三
- · 11 将相和参考教案二
- · 11 草船借箭
- · 夜莺的歌声
- · 24* 向命运挑战
- · 《我盼春天的荠菜》浙教版
- ·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网友来稿)